正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下面我宣读我的正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绽放的青春,激情的岁月,年轻意味着有梦想,梦想对一个人来说,就像汽油对汽车一样,那是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更是青春永驻的家园。年轻,生命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更多的是使命和责任。雷锋说过:“一滴水融入集体,那他就是大海,不会枯竭。”我热爱我局事业,热爱团队工作,更愿意为这个集体奉献我所有的才华,所以今天我走上了这个竞争上岗演讲稿,证明自己,阐述观点。
我叫XXX,今年X岁,X年X月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
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处在特殊的领导位置上,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参加机关竞争上岗演讲的竞聘,我认为我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四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做事的能力。一是学习的能力。“若水三千,我取哪一瓢饮?”。知识浩若烟海,大量的知识资源铺面而来,我学会了获取和储存,便于使用,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才能为领导提方案,才能够培养教育下属;二是理解能力。对同事的理解,对上级主观部门的理解,对下级的理解,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要理解别人讲这个话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讲的,为什么讲,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理解能力很重要,作为副科级领导干部,没有这样的理解能力,就会对领导的意图不理解,就难于难以安排部署,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贯彻执行能力。我学会了把领导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作为己任,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结果。
二、四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做事的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系统,绝大多数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才能完成。我具有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办公室工作期间,能做好应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能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工作。能团结同事,关心他人,发挥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三、四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培养了我为人的素养。
1、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立高尚人格。工作以来,我能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认真负责细致,有条理,效率高,勤勉敬业。
2、具有不畏艰苦的精神。我参加工作已有4年多,一直从事办公室文秘、收发文、人事、档案等一系列工作。在2007年10月借调到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从事办公室工作期间,我积极参加局各种会议会务工作,起草撰写各类总结材料,整理过文明单位、创新争优、廉政文化进工程示范点及安全生产等各类活动的台账,并顺利通过检查和考评。我还多次参加过人事培训。办公室主任调走一个月半,办公室大部门工作都是我在维持,虽然辛苦,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年的工作时间对在座的各位领导长辈同事或许并不算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于我们80后年轻一辈来说,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转型是十分珍贵的。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这四年就是我人生良好开端的关键时刻。
如果我能够竞上科级干部的职位,我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很好的协助科长工作。我的努力方向是:在政治上要有高度;在思想上要有深度;在知识上要有广度;在心理上要有气度;在能力上要有强度。我的具体工作思路是:
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和工作理念。根据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刻苦钻研政策法规,协助科长搞好制度创新,讲求管理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其他同志的个性特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大家一起在比、学、赶、帮中全面发展。
二、勤奋实干,率先垂范。科干部是科里的骨干,这不仅是一个职务,更体现了一种责任。作为科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敢于负责,善于负责。要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只有具备完善的业务技能水平,开展业务才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要以身作则,不仅想的要比别人多,而且干的要比别人多,勇于吃苦奉献,带头加班加点,高标准完成分管的各项工作。
三、摆正位置,做好配角、当好参谋。我将坚持“上为领导分忧、下为员工服务”的原则,做好协调工作。在工作中。我将尊重科长的核心地位,多请示汇报,多交心通气,我并尽其所能,收集各种信息供科长参考,及时提供各种建议和主张,帮助科长顺利作出决策。
四、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在工作中,既要发扬以往好的工作作风和传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又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探索路子,根据领导的思想,超前思考,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谋划预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选择这份职业,我只有一个理由:在工作面前,我是一只响箭,勇往直前的出征;在责任面前,我从来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缩首缩尾。当然任何竞争都有两种结果,即使今天我失败了,我也不会气馁,我将立足自身岗位,脚踏实地工作,寻找差距,缩短距离,争取在下一次竞争中崛起,为我局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的
干部竞聘上岗演讲稿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