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9-30 字数3609字 点击: 次
曾经有人认为陆云诗中的“予昆”乃指陆机;并进而推论说,吴亡以后,陆机作为战俘被抓到洛阳去,后来得到宽大处理才被放回。这恐怕是不符合诗之实际的,“昆”总是用来指第三人称的老兄,而不用于直接指对方。其时陆晏、陆景已死,这里的“昆”一定是指陆玄。如果陆机被俘去洛阳,他本人诗中关于归葬二昆的那些 内容 将无法解释。陆玄在陆氏诸弟兄中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个,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他大约是苦头吃得最多的一个。
总之,孙吴战败之后,陆氏家族惨不忍睹:陆晏、陆景为国死难,陆玄被抓到洛阳去,陆机在故乡守墓,陆云则被徙于寿阳。陆氏弟兄中大约只有老六陆耽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同陆玄、陆云相比,陆机的日子可能要好过一点,但情绪则非常之低沉,所谓“闭门勤学” (《晋书·陆机传》) ,其实也正是不得已的事情。
关于陆云曾徙于寿阳一事,还可以从他接受周浚的征辟,比较早地走上了仕途一事中得到印证。
应周浚征辟
陆云徙于寿阳之后不久,就得到了晋方扬州刺史周浚的赏识。《世说新语·赏誉》注引《陆云别传》载:
云字士龙,吴大司马抗之第五子,机同母之弟也。儒雅有俊才,容貌 瑰 伟,口敏能谈,博闻强记,善着述,六岁便能赋诗,时人以为项托、杨乌之畴也。年十八,刺史周浚命为主簿。浚常叹曰:“陆士龙,
当今之颜渊也。”累迁太子舍人、清河内 史,为成都王所害。
吴亡时陆云十九岁,而周浚乃是西晋方面的高官,所以“年十八,刺史周浚命为主簿”一说应修正为十九岁。唐修《晋书》将周浚赏识并起用陆云一事挪到陆云入洛之后,则未免失之太晚。州府征辟陆云是地方上的事情,与首都无关,而且到太康中期,陆云已在首都另有任用,周浚也不当扬州刺史了。
扬州这一区域概念,在平吴前后有很大变化:平吴之前,魏及西晋之扬州下辖四个郡,治所在寿春;扬州刺史周浚的官署就在这里。孙吴方面也有扬州,包括十四个郡,首都建业(今南京)也在其内,是吴国四州当中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通鉴》卷八一《晋纪三》太康元年胡注:“吴有荆、扬、交、广四州”)。平吴后,行政区划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原吴国之扬州的绝大部分被并入晋的扬州,州治由寿春迁秣陵(今南京),下辖十八个郡(《晋书·地理志下》:“(孙吴方面)扬州统丹阳、吴、会稽、吴兴、新都、东阳、临海、建安、豫章、鄱阳、临川、安成、庐陵、南部十四郡,江西庐江、九江之地,自合肥之北至寿春悉属魏。及晋平吴……扬州合统郡十八,县一百七十三,户三十一万一千四百”。《晋书·周浚传》在叙过周浚参与平吴之役的战功以后写道:
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之。宾礼故老,搜求俊疲甚有威德,吴人悦服。
所谓“移镇秣陵”正是指他作为行政区划变更之后的扬州刺史,于太康二年(281)将办事机构从寿春迁移到秣陵。此时的扬州刺史周浚管理着广大的新区,“徙于寿阳”的前“孙氏大将战亡之家”完全在他的管理监控之下。陆云初为从事,应当是州治还在寿春的时候,后来跟到秣陵,职务则由从事升迁为主簿(《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论州郡僚佐说:“主簿一人,录门下从事,省署文书,汉制也。历代至隋皆有。”其职务略近于今之秘书长。从事即祭酒从事或曰诸曹从事,分曹理事。参见《晋书·职官志》)。一般地来说,在战争的尘埃落定后,驻扎在原敌方首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方长官,都是水平比较高的人;周浚正是如此,他文武两手都相当硬,既讨平不服从新政权的逃亡者,又注意起用那些肯合作的原孙吴方有来头有 影响 的人士,陆云便是他注意团结和利用的青年才俊之一。前孙吴最高将领的儿子现在由被监控的对象一变而为新政权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这对西晋来说是太有利了,对于稳定扬州地方的局势则关系尤其重大;“吴人悦服”——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作为地方官,周浚在西晋中枢还没有来得及对前吴的人才作出适当安排之前,已经先行一步,而且首先安排像陆云这样有着特殊家族背景的年轻人——此人大有政治家的头脑,而决非等闲之俗吏,所以他很快就被调入中央,先后任侍中、少府并领将作大匠,最后替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卒于位” (《晋书·周浚传》) 。当然,陆云也具备被选中的条件,他在十六岁时早已被吴的重臣闵鸿看好,举为贤良;他的口才好,态度温和,而且显然愿意合作,道德高尚。周浚给他那么高的评价不无夸张,恐怕带有某种策略上的考虑,但总要事出有因,不会离谱太远。
《晋书·盛彦传》载:“彦仕吴,至中书侍郎。吴平,陆云荐之刺史周浚,本邑大宗正刘颂又举彦为小宗正。太康中卒。”据此可知陆云不仅认真地当他的主簿,而且热心地推荐人才,他对西晋政权态度相当配合而且积极,这与陆机往往端着一个名父之子的架子、长期不肯屈尊合作,是很不同的。陆机出山比较迟的原因,由此也可以得到某种说明。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gwcl/sjcl/0G51254R016.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