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一年前,我被聘为《**老干部》通讯员。现在,谈谈我对通讯员的理解以及实践的体会,请领导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给通讯员定个位
通讯员积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正确定位。
首先要明确我们是《**老干部》的通讯员,《**老干部》是**区老干部局的机关刊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任务、特定的渠道,赋予我们特定的责任。作为通讯员,既要对《**老干部》刊物以及老干部局的工作负责,又要对刊物的读者进而对全区的老干部负责。从这个意义说,任务光荣,责任重大。
《**老干部》的通讯员,是为刊物提供稿件反映情况的来源和渠道,是刊物联系广大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是刊物改进提高创新发展的参谋和助手。
我理解,通讯员至少有4项职能:1、写稿投稿:根据刊物的总体计划和具体要求,自己订个目标,主动积极写稿投稿;2、组稿供稿:通讯员特别是担任老干部工作的通讯员,有责任在工作的范畴内积极发动并组织稿件,有的手头有现成稿子,拿来送交;有的愿意写稿,要督促动笔;有的素材很好但动笔困难,要组织力量口述笔录撰稿成文;3、反映情况:要积极反映所在地区和部门老干部工作的动态、老干部的要求和心声、老干部舒心益智养身健体的经验体会;4、建言献策:通讯员要仔细阅看《**老干部》,评头品足并对如何改进提高建言献策。
二、写好文章平常心
我体会,给《**老干部》写稿,最要紧的不是“创作冲动”、“文思泉涌”,也不是“遣词造句”、“咬文嚼字”,而是凭着一颗真诚的平常心。因为是给老干部看的,文风必须朴实,事例必须真实,交流必须平实。这些,正是老干部习惯的、希望的、欢迎的。
我体会,给《**老干部》写稿投稿,要写具体的事,善于小中见大;要写真实的事儿,经得起推敲和琢磨;要说真心话,将心比心,以情动人;要讲究切实可行并简单易行,让人无需太多思量就能明其道、善其行。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干部经历的时代是共同的,复杂的感受是类似的,人生的追求是共通的。哪怕是一段经历、一桩轶事、一份感悟,都不难引起同龄人的共鸣,激起老干部的怀恋。所以,我们要把题材小,篇幅短,道理明,立意新,定为写稿的努力方向。
梳理一下我写的一些稿子,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写人生经历中有价值的具体事儿。例如《和周总理一道看戏》,写的是五十年代带学生在总后礼堂遇见周总理,接受问话的难忘经历;《我亲历的二三事》写在改革开放大潮裹挟下解放思想的几段经历;《循着祖国母亲的脚印》写我在祖国母亲怀抱里成长的经历;《我的20岁》是说“大跃进”时期经历的那些事;《康大姐帮我阖家团圆》是回忆我在各级领导关怀下结束13年分居生活的近乎传奇的经历。
二是写生活中普遍遇到的现实问题。例如我写《老来相伴》、《听听唠叨也是福》、《老年人写日记好》、《应对忘性》等,都是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写的,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珍视老伴、对待唠叨、克服忘性。文中,既有真挚的情感、平和的说理、辩证的思维,还有应对的套路和可行的办法。
三是试着用贴心的情感流露替代一般的说教讲理。常言道“知足常乐”,现如今知足不易。不如反向思维,保持平常心,常乐而后知足。《常乐知足》作为卷首语,博得了不少老干部的好评。
四是干什么写什么。我常到老干部活动中心打台球,就写《台球厅的欢乐》,引得十几位老同志自我“对号入座”,而后乐不可支。我参加老干部长青合唱团,就写《天长地久青春永驻》,报道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盛况。我和老伴喜欢旅游,《赏心悦目去旅游》是写老年人旅游的方法和窍门。
五是分享老年健身的心得体会。例如《健步一年见成效》,叙述我如何坚持每天锻炼健步走,一年减了10公斤,走没了脂肪肝;《呵护你的老腰》、《我是怎样治好颈椎病的》,都是我真实不虚的实践和体会,愿意写出来和老同志们交流切磋。
六是写点有感而发的小诗。如《七十感怀》写我工作的四个阶段三个领域;《我的小九九》写我的一日退休生活。小诗不像诗,算是自我乐呵自我安慰吧。
七是领导布置的应景稿件。例如《有感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老干部局组织我们聆听胡锦涛重要讲话后,局长下达的任务。虽说是受命完稿,还是觉得收获不小。
正因为坚持了前面所述的写作原则,我的一些文章受到老同志、老朋友的肯定和鼓励。例如一位久病缠身的朋友情绪比较低落,有一次他对我说:“老陈啊!咱们就这么一天一天等着啦?”几个月后,他见了我又说:“看了你的几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好好活着,像你一样活得有精神,有劲头。”
三、我的刊物我关爱
作为通讯员,对刊物要有感情,要关心它、支持它、爱护它。而首要的,是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刊物,我的刊物我关爱。试举3例。
关爱自己的刊物,通讯员除了写稿投稿,还要广开门路积极组织稿源。去年通讯员会上,我曾提出“嫁接”的建议。一是由通讯员到老干部家里去约稿,帮助写稿;二是刊物编辑部收到的稿件中颇有意义值得“抢救”的,可以组织通讯员去联系作者帮助改写完成。这看似不起眼的作为,对于当事老干部来说,其作用和影响,绝对不可小视。
帮助老干部成稿,我做了一次尝试。我和原园林局长于大源聊天中,发现一个生动的题材,他曾在中央领导第一次集体植树活动中参与了组织和服务工作。我提醒他,如果把这件事写成文稿,一定非常有意义。他说写不了,我说你把过程写出来,不管文字段落,由我来整理成文。你把事实关,我把文字关。而且约法三章:成稿之后,作者就是你,不写我名,也不搞“口述”“整理”。过了好长时间,他给我送来的素材密密麻麻写了10张信纸,基本上是大白话,但是相当充实。以后的几天里,我构思、定题、开写。
关爱自己的刊物,还要细心阅读品头论足。我常给《**老干部》挑毛病,什么错别字、提法、版面,当着他们领导的面直接提。心想,正因为我把刊物当成“自己的”,才毫无顾忌地给你直陈己见。编辑部的同志都特别虚心、特有礼貌。后来,我就成了“荣誉编外义务校对员”。(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