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
[3]谭明方.社会学理论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1.
[4]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83-284.
[5]劳动关系中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课题组.欧洲和北美国家关于产业行为的法律制度[A].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232.
[6]常凯.外企为什么拒建工会?[N].中国经营报,
[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6.
[8]张恒山.权利与法律(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权利概念再辨析[J].中外法学,2002(4).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52.
[10]刘少奇.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A].中共中央文献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8.
[11]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J].经济学家,2001(1).
[1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八章.
[13]王全兴,管斌.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初探[J].现代法学,2003(2)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