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阅读有关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论著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注意阅读时要考虑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订阅一些适合于个人需要的书籍,切实做到理论水平的提升,这样有利于小学教师将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概念清晰化,有利于形成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另外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参与校本项目,把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三者融为一体,通过培训更透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校本教研与科研,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从理论高度上透视课程,有利于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
2.通力合作,加强交流与学习
一方面与同行教师加强交流,例如集体备课、课前说课、教学“临床”诊断等,及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纠正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能提升教师的课程评价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引导,积极主动联系某些课程研究专家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进行实验合作,如通过课题带动、专题报告、专题研究、教学论坛等途径以获得直接的指导,帮助小学教师习得相关的课程研究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课程意识。此外,增加小学教师与学科专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的机会,对一线小学教师来说,通过与专家对话合作有助于他们正确面对与合理使用教材,并对课程与课程改革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而学科专家也能够及时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困境,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巨大动力。
3.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论、新经验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收获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之更合理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自我建构教育理念的过程,逐步转变与提升其课程意识。例如,一位小学二年级教师以“如何选择有效课程内容”为题的教学反思:“在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如何认识钱币的一个章节,教学目标要求教会孩子辨别钱币上数值及其所能体现的价值功能。这个目标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真的很难让孩子们理解,大多数二年级孩子都已认识钱币,也能辨别钱币上的数值,但是钱币的功能就太抽象了,你说5元钱的功能是什么?能用来做什么?对于不同需求的人来说5元钱所体现的价值和功能实在太不同了。我实在没办法了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去超市,看看5元钱都能用来做什么?这实际上只能让学生了解5元钱的购买力,但购买力与价值并不是一回事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对斤、两、千克、克等数量概念的认识等等,都是比较难把握的。”可以说,教师反思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微过程,只有日益积累对于课程的困惑与反思,才能逐渐生成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对于学校课程而言,小学教师有了明确的课程意识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有助于教师确定“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么教”;其次有助于教师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扩大课程的视野;再次有助于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后有助于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 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的实现教育目的。显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升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课程体制改革,进行创新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