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挖”,主要是挖沙疏浚。挖沙可以抑制河床抬高,稳定深槽流路,也可以消减拦门沙,甚至降低侵蚀基准面。但是要解决堆沙空间,并选出好的挖沙措施。目前河口地区有大量的平原水库,既然建有平原水库,那么在两岸就可以建平原沙库,利用这个空间把挖出来的泥沙储存起来。挖沙疏浚措施中应首选水力冲填的方法,再结合山东黄河河务局研制成功的“汇流集浆器组合系统”,就可远距离输送高含沙水流,这种方案不仅输沙效率高,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把泥沙输送到两岸平原沙库中,相对提高了地面高程,土地盐碱化程度可随之减轻;细颗粒泥沙的增加,也增强了土壤肥力,对当地农业发展有实际意义。
(3)“分”,就是分洪。多年的河口治理实践表明,黄河可以保持独流人海的局面,但对于稀遇洪水,应利用原钓口河流路进行分洪,解决防洪和其他相关问题。目前西河口10000m/s流量相应水位不超过12m,但该标准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给出的,目前来看,其约束条件并不十分确切、科学。实际上,出现10000m/s洪水流量的几率很小,且通过分洪(而不是改道)的途径同样能满足西河口相应水位不超过12m的要求。
另外,科学攻关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因此建议黄河河口大模型试验应及早建设实施。西方发达国家120年前就开展了不少河口治理的模型试验,世界上最早的水工模型就是河口模型,正是由于西方国家河口治理模型等的兴建,才促进了现代水利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今在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河流上都做了河口模型试验,黄河口是最复杂的河口,其治理方案更应且必须经过模型试验论证。
以现在的眼光看西方国家当年的河口模型试验,虽然模拟泥沙运动的水平不高,但仍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黄河口尽管属弱潮河口,但涨潮期和落潮期的潮流路径差异很大,这就大大增加了试验技术的难度。更何况有关潮汐、余流、波浪等基本概念,人们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再加上有大量泥沙的参与,问题更为复杂,其模型试验难度自然很大。应该承认,无论模拟哪条河的河口,在相似理论上都不成熟,黄河口模型试验越是不成熟,就越要尽早研究,尽早实施。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