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我是种野药的。”
我、赛跑的姑娘、种药的同志临时凑到一起,不等到各自背囊里的杂食交换着吃完,就已天南地北、从古到今、数着地球的经纬谈个没够了。人们啊,往往如此,有时在一起工作几十年,却依然形同陌路;有时,才碰头,就好像几辈子之前就相知了。尤其那位两鬓微霜的种野药的妇女,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为什么?当时我也说不清。大概是因为她那直率泼辣的性格,
报告文学:怎样刻划人物也可能是因为她那泰然自若的神情,也许是因为她太平凡、太普通——普通得就像我在农村里常碰到的那种半上半洋的助产士,才放下喂猪的勺把,洗洗手又抄起消毒的刀钳。我觉得,她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朴朴实实的科学工作者。我想:她,也许正是若干天来我在五千名科学家代表里,寻了千百回的描写对象。普通人,总是大多数。我正应该从普通中找一找这一代科学工作者的缩影。
她,姓秦,名官属。生于1929年,现任陕西西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
第二天,我约了两位和我一样的特约女记者,来到她的住所,进行个别采访,想跟她仔细谈谈。
妇女科学工作者,妇女文学工作者,在我们的国家里,数量还不算多吧。我们一见面,就被摄影机和录音机所包围。深谈是不可能了。只记得闪光灯摄下了秦官属眼里闪闪的泪花,她的两鬓在弧光下显得银亮银亮。她比她那四十九岁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
怎么写出报告文学的议论却又具有那样一种吸引人的特殊魅力。她那经常紧闭成一字形的嘴唇和沉静的目光,显示出一种为远大志愿和理想而深思的神情。这是一种有着顽强事业心的知识分子脸型。在“四人帮”横行的年代里,“事业心”三个字成为禁语,成为“反党思想的罪恶渊源”。于是这种神情在知识分子群中好像消失了,代替它的,是较多的、茫然木知的面容,尽管五官端正,身体康健,然而没有光彩。在这跨入历史新阶段的全国科学大会的会场上,我重又欣喜地看到了那么多的面生眼熟的思考者的面影。
夜里,我看完晚会节目回到宿舍。书桌台灯下压着一张招得很工整的纸条。打开一看,是几行娟秀的字迹:
记者同志:
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请求你们千万别写我。我的处境很为难,
望你们能谅解。
秦官属×月×日
她纸条上的字句,不像一般的谦虚:难道有什么特殊情况?我要弄个明白。
我来到科学大会陕西代表团的秘书组,要求让我看一看陕西代表的个人书面材料。秘书组的同志十分热情,给我送来一大摞材料,我翻了一个晚上,不见秦官属同志的名字。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送还材料时问及:“为什么没有秦官属同志的个人材料?能不能帮我找到?”
过了两天,秘书组很抱歉地告诉我:
报告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反映现实生活秦官属同志不算是先进科学工作者个人代表,北京没有她的材料,省代表团也没有。只有西安植物园填写的简表,没有更多的事迹。接着,秘书眨巴眨巴眼睛,热情地向我介绍了陕西省许多女先进科学工作者代表的事迹。他感到有点奇怪:我为什么竟然看中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官属?!
之后,我又从侧面知道,对秦官属能不能来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原单位曾有很大的争论。本来报上来的名字不是她,现在也不见得就真的同意她来。她的同屋代表——找地下水的姑娘告诉我:“老秦者发愁回去怎么传达,怎么贯彻。她常常愁得睡不着觉。”
秦官属同志为什么处在这么个不明不白、难上难下的境况之中?这件事引起了我刨根问底的兴趣。
我得到陕西省代表团副团长——也是省科委副主任杨戈同志和副主任刘抗同志的热情支持。
我对刘抗同志,颇有好感。她认为:我国知识分子是“两头小中间大”。目前,全国知名老科学家的政策落实工作,有中央直接抓,比较好办。而对更大多数的中年科学骨干的政策落实任务,地方上担子很重、很艰巨。因此,她希望我到陕西去调查,这将有助于他们政策落实工作的开展。于是,我委托陕西代表团秘书组同志,替我问问秦官属的工作单位——西安植物园的领导,到西安给秦官属写篇小报道,行不行?
大会快结束时,转来了西安植物园领导的回答:“可以,欢迎。”
她到我能抽身去西安时,
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已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
作品3
周村尽绽文明花(节选)
——记周村妇女主任张海娥
盛夏的一天,我们这些来自于县域各界的文朋诗友,应邀来到周村进行为期一天的采访。
走进周村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用花儿与绿树编织成的绿色的世界,只见道路的两旁绿树成荫,花团簇簇,好一个绿色生态文明村!
在绿树掩映着各种花儿的深处是一个繁华的市场,各种高档商店林立,
报告文学怎么写买卖双方交易红火。在市场的一角有一个规模颇大的健身广场,各种健身器材俱全,这里有不少村民正在进行着各种健身运动着呢。只见大家玩得十分开心,随着荡来荡去的秋千,越升越高,人们开心地笑着。
走进周村,我们就感受到一种文明与和谐,这是天人合一的那种和谐!周村尽绽文明花!这文明花,有绿叶的陪衬,有辛勤者的汗水,其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人是党支部一班人,其中就有妇女主任张海娥。
我们是在大队部里见到张海娥的。她是个将近六十岁的人,但是看上去精神气十足,仿佛是一个朝气逢勃的年轻人一样,透着一股洒脱与干练。武书记真是好眼力,让这样看上去富有朝气的中年妇女去做妇女工作真是匠心独运!
果然话匣子一打开,我们就领略了这个妇女主任那种能干的精神。
张海娥只有五十九岁,
人物报告文学在周村妇女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了,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全村男女老少,凡乎每一个村民她都找着谈过心。为了村子里的工作,为了村子里开展好各项工作,她摸门鼻、数家珍,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广大群众中间,为村子里的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
随着集贸市场的日益繁荣昌盛,村子里的集体经济也越来越壮大了,村民的腰包也渐渐地鼓起来了。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各种及时行乐、自私自利的行为也渐渐地侵蚀着村民的心。于是党支部一班人在武文奇书记的带领下,就把村子时的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而村子里首先要抓好的就是和谐之风、敬老之风、感恩之风。。(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