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刊物稿费计酬办法:预计所有稿酬和通讯费不超过人民币600元
自写稿件一经刊登每300字10元,每篇稿件最多50元;
诗歌/散文/摄影作品及其他艺术作品每首30元
转载稿件一经刊登获得纪念品一份
通讯员提交的稿件刊登率达到50%或者两篇以上当月可额外获得10元通讯费、
企业报刊名
编委会提供稿件属于日常工作范围不予计酬
优秀稿件优秀通讯员评比
每季度评比优秀稿件,优秀稿件由读者评出,具体方法略。
优秀通讯员评比方法略
获奖者将给予奖金(奖品)与奖状奖励。
内部刊物出版工作步骤(短期计划主要开展工作过程中沟通,长期计划为将员工沟通系统化)
总计时间约89个工作日,按每月26个工作日来计,约需3个月,可与其他一项工作联合开展
1.制作详细企业内部刊物的规划方案报批
2.组成编委会及通讯组
3.第一期内部刊物出版
4.第二期第三期内部刊物出版
5.收集员工对内部刊物的改善意见
6.第四期内部刊物出版、
企业报刊订阅
企业内部报刊作用
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内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是基础,是前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是杂乱无序的,那么企业内刊必然也是如此。如果企业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脉络和具体的发展战略、方案,那么企业内刊建设也就有纲可依,有据可循。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外化表现形式,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阵地。现在很多企业都出版自己的内刊,但,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内刊的作用,从而更有效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内刊人所明析的。
企业内刊,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的内部刊物,不具有正式刊号的内部交流刊物,或为报纸,或为杂志,或为周报,或为月刊、半月刊、双月刊等等不一而足。有的企业内刊重于对外宣传,有的则重于对内教化,但始终一点是明确的,
企业报刊稿件那就是为企业文化服务。
企业内刊工作者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群体,有别与正规媒体的文化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群体,因为,首先,他是个企业工作者,然后再是文化工作者。就象私人侦探组织了个重庆年会一样,企业内刊人也搞了年会,讨论企业内刊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讨论企业内刊和内刊人角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等,这一现象说明这一群体已经成形,而且有了群体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企业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意味着企业内刊人意识的群体苏醒,这是好现象,可喜可贺。
话再回来,
企业报刊的重要性如何建设企业内刊,首先,要明确企业内刊的定位,在企业中的定位,在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中的定位。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渠道,是工具,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偏离航向。企业内刊既具有企业的特色,又具有媒体的特点,因此就不能把企业内刊办成企业的技术手册、生产手册之类的东西,也不能办成专业的文艺期刊。
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内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版是个新闻版,最后一版是个副刊版,中间几个版要么就一版做一个专题,要么把市场、生产、技术等公司涉及的几大快分着匀一匀,几个版就塞满了,每期再捣鼓上一些花样,年初喊喊口号,年末送上祝福,领导总结,如此办刊简单至极,实际上企业办刊并不这么简单。
有很多企业内刊人是从正规媒体上的文化和新闻工作者转化而来,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较强,有的还很“愤青”,所以就有的内刊人把正规媒体上的那套搬过来,运用到企业内刊中,有把企业内刊办成大众媒体的倾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什么是企业报刊典型的形而上学。对这一特定群体而言,改变意识很重要,改变意识关键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企业内刊和正规媒体的区别,然后把服务于社会的意识过渡转变到服务于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意识,不然就会把企业内刊办成既不象大众媒体,又不象企业内刊的“四不象”。
另一个就是无意识,单纯为办刊而办刊的错误导向。现在很多企业内刊的最后面都有个文艺版或者副刊版,上面主要是刊登一些诗歌、散文之类的文艺作品,或许是办刊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浓厚的文学情节,他们都很重视文艺版的策划与选题,片面强调文艺的作用,结果是很多精力都用到了文艺版上。重视文艺副刊本没错,但过于倚重就是舍本逐末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一样,就是为企业内刊定位,给整个内刊定位后,然后再逐一分解,给每个版面、每个栏目进行逐个定位,明白它的用途和意义,明白它的服务对象和群体。明白文艺版就那么一点功能和能量,那么就会知道向文艺版应该投放多少办刊精力了。
一些办刊者认为,第一版是最好做的,
企业报刊制度只要会“有闻必录”,具备一点新闻常识即可,事实上是,对企业文化来说,企业内刊的新闻版也有很多要求,就如媒体上严格的编辑、责任编辑、主编的三道初审、复审、政审一样,内刊的新闻刊登不仅仅只是具备传达信息的功能,而且还肩负着企业新闻内外发布的导向和为企业文化战略服务的功能。因此对一些涉及企业文化的类似社论、观察家、评论员之类文章就不仅仅是需要字斟句酌的事情了。
企业内刊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对一个企业来说,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企业长期建设的结果,作为为企业文化服务的企业内刊,它的战略是根据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战略而制定,因此也具备企业文化战略的一些特点,比如长期性、连贯性等等。现在有很多企业内刊人并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建设企业内刊,策划的很多选题和活动都是具有短期功利性的,这一期做一个生产专题,下一期做一个市场专题,再下一期做个特别活动专题,漫无目的性办一期是一期,所以常常会出现企业内刊人找不到题材做,而挖空心思闭门造车编专题的可笑现象。所以也常常会出现有的内刊人做上几年企业内刊就大叫突破不了,再做就是重复了的现象。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企业文化战略制定企业内刊的长期战略,根据战略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专题,什么时候什么专题不可做,
怎么编辑企业报刊每一期内刊之间都有一个连贯和发展性的内在因素在里面,保持办刊的长期性和连贯性。始终要让自己站到企业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去衡量,去观察,去思考。
有些企业内刊偏重于做企业文化的表面文章,喊一喊口号,写上几篇歌功颂德的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做企业文化工作,企业文化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此这般,这台阶都是人喊出来的,而不是真正做出来的。其实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外部沿展。这些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因此无论组织企业文化活动,还是办企业内刊都要始终坚持企业文化精神层面这个核心。(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