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纸有生命力的新闻,都需要用职工容易接受和喜欢的表现形式去展现出来。对于一个企业报纸来讲,从一版到四版都有艺术表现的要求,对于每一条新闻和每一篇文章,也有艺术表现的要求。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版式、字体、字号、色彩、插图、配图等方面。比如,对于版式来讲,不同的页面、不同的新闻,就可以多种不同的版式供选择,上下左右对称式的可表现稳重而均衡;多文少图式的可表现充实而生动;全图式的可表现想象力丰富;包围式的可表现聚集和限定;散开式的可表现自由、轻松。在文章的标题和正文方面,不同的字体和字号都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如:加大加粗的一目了然、有视觉冲击力,宋体横细竖粗,清晰秀丽,黑体横竖同粗,工整严肃,圆体圆润饱满,艺术美观。在配图方面,多发表职工工作的照片,比多发表企业领导的照片,起到的效果要好一些。
有了平面的企业报纸,经济实力充裕的企业还可将企业报纸网络化,网络化的企业报纸对更快的进入社会、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产品营销活动等,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不管是什么表现力,形式都应该与企业报纸的主题、文章内容相适应,形式要服从内容,要为内容服务。
五、编辑在报纸工作中的作用
报纸编辑是一份不轻松的工作,报纸的思想性和时效性决定了需要报纸编辑从内容到形式对新闻稿件的结构与内在联系进行整体地思考和宏观把握。一般来说,编辑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全局思维、逆向思维、换元思维等,而面对信息密集的社会现状,企业报纸如何有效地筛选新闻,优化新闻资源配置,就必须在报纸编辑中提倡优化整合的思维方式。
编辑不仅仅是以往对稿件简单地删减或者排版,而是通过精心选择通讯员的分散来稿,对新闻要素的组合上选择最佳的结构,从而发挥报纸整体的功能,赋予整版报纸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从而冲击职工的选择和阅读报纸的心理。
在企业报纸的新闻资源中,通常有“三点”资源需要报纸编辑下功夫。
重点宣传: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往往是会有不同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作的,自然会有与之相关的重大事情、重要新闻发生,这些重点性的新闻元素都有必要成为对应时期企业报纸的主题。如《湖北化肥》报在2009年就把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作为报纸的重点宣传内容,在三版开设了《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专版,连续四期推出重点文章,并组织职工讨论,有意引导职工关注企业扭亏脱困的进度。
热点宣传: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会因为企业的问题或行业的问题而在企业员工中形成热点话题;这些热点话题,尤其是夹杂着很多不同观点和认识的热点话题的时候,有必要成为某期的主题。热点话题中,有的是客观出现的,也有的是可以被挖掘、策划出来的。
难点宣传:企业和职工群体、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如果不解决好,就可能阻碍企业和职工的发展,企业报纸可以发现并针对这些难题,组织职工展开讨论或给出解决难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在湖北化肥遇到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困难情况下,《湖北化肥》在二版开设了“建言献策”栏目,许多职工踊跃投稿,为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报纸编辑必须要有绝佳的编辑技巧,编辑的思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创新编辑的思维观念,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企业报纸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为职工的成长服务,对外向公众展示企业的经营理念,向社会发出企业自己的声音,彰显企业的行业文化与对社会的责任。企业精神是企业的“魂”,而企业报纸就是塑造企业之“形”。“魂”与“形”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企业精神之“魂”是企业报纸之“形”的内在要求,企业报纸之“形”是企业精神之“魂”的外在表现。
形成真正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报纸的编辑,我们必须在不断深入和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才能够真正打造出适合本企业文化的企业报纸。充分发挥企业报纸的宣传作用才能够使湖北化肥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从而对湖北化肥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新闻出版的政治属性看,企业内部报刊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适当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为思想和意识形态疏导提供“出口”;从新闻出版围绕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角度看,企业内部报刊在营造舆论氛围、提供文化条件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看,作为群众表达自身文化权益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企业内部报刊的潜在市场需求仍然巨大;从高新技术对新闻出版业影响的角度看,出版和印刷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企业内部报刊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