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相如《子虚赋》针对当时诸侯曾割据谋叛,而维护皇朝统一,且就帝王淫侈,尽管委婉,毕竟有所讽谏,而扬雄《长扬赋》,讽谕之旨则更为自觉;但班固《两都赋》选材不过是涉及都长安、洛阳,哪个更有利王朝统治,中心思想则只在宣上德而尽忠孝,从内涵意义而言,又似不如了。
然而班固毕竟天资聪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本传),学识渊深,有精湛的艺术修养,写作文章,独具风范。《后汉书·班固传赞》评道:(班)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娓娓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这种特色在《两都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首先,《两都赋》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已不再像司马相如那样重在帝王宫苑、游猎,而是借鉴扬雄《蜀都赋》,创造性地发展为京都山河形势、表里布局和雄伟气象,虽然不能全免大赋夸张渲染失实之病,但由于采用了不少实际的历史地理资料,而不显过分虚浮,有真切的现实感。如对长安城内及郊野的介绍: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堤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臿成云,五谷垂颖,桑麻敷棻。
无论是都城形胜、街市繁华,还是郊野气象、农桑丰硕,都有具体而生动的艺术表现,确实文赡而事详,引人遐想。另外,在语言的运用上,排偶之中,音调和谐,极少奇僻的异体字,明畅顺达,无汉赋常见的臃肿涩滞之弊,又确实使读之者娓娓而不厌.正因如此,班固赢得了与司马相如、扬雄以及稍后张衡并称汉代四大赋家的盛誉,《两都赋》所开创的京都大赋体制,也直接影响了张衡《二京赋》以及西晋左思《三都赋》的创作,不仅蜚声文坛,而且被萧统《文选》列为第一篇,刘勰也称其明绚以雅赡.尽管《两都赋》在艺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历来为士大夫所重,但是总体来看,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革除早已被扬雄针砭的散体大赋自身具有的通弊,从而扭转其衰竭之势。就赋体文学发展的趋势而言,当大赋已经定型为以穷泰极侈的笔墨达颂圣之旨,即便有讽谕,也不过劝百讽一,而以骚体为代表的抒发内心情怀之赋,正越来越成熟,在显示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之时,仍要恪守老路,企图重新振兴,毕竟是违反客观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断不会成功。
其实在对待赋体文学的正常发展走向上,班固实际也是自相矛盾的。这不仅表现在其于明帝永平初给辅政的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的奏记中,曾高度评价屈原:屈子之篇,万世归善。与以后希明帝诏旨诽毁屈原露才扬己大相径庭,并效《离骚》之体,作《幽通赋》述志明意,而且当章帝继位后,因官职未能高升而有怨思时,又效东方朔托古慰志,疏而有辨的《答客难》体,作《答宾戏》,尽管表面上堂皇地表示自己专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但通过宾之口戏主人所说的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龙虎之文,旧矣。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景骇、闻之者响震,仍能味出其内心不平衡的情绪。正如范晔《后汉书》本传所道破的:固自以二世才术,位不过郎,……作《宾戏》以自通焉。所以虽然成就不能与东方朔独辟蹊径相比,然而还是发泄了隐秘的真情。
(3)蔡邕
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
其中代表作品为《述行赋》。

据蔡邕自序,《述行赋》作于桓帝延熹二年(159年)秋。当时宦官擅权,朝政腐败,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而昏庸的桓帝听中常侍徐璜说蔡邕善鼓琴,于是敕陈留太守将其送到京城。蔡邕行至洛阳附近的偃师县,即称病不前。因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此赋一开始即以上路时的秋雨连绵、积滞成灾,即景生情,抒发郁抑而愤思的内心情感。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途泞溺而难遵,于彤云密雨、路途泥泞的描写中,隐寓社会黑暗、世道艰难以及浓烈的忧思。
接下去通过京畿所见所闻所感: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贵宠煽以弥炽兮,佥(皆)守利而不戢(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趋而竞入。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弘宽裕于便辟(谄媚奸人),纠(查办)忠谏其骎急。……周道鞠(尽)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淴(没)。
将统治者的穷奢极侈与人民百姓的极端贫苦,奸佞之徒的受到纵容与忠贞志士的横遭迫害进行比照,不仅强烈抨击了腐败政治,而且抒发了整个王朝陷入穷途末日的悲愤之慨。最后表示既然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故决心爰结踪而回轨兮,复邦族以自绥。尽管未免消极,但拒不为垂死王朝作点缀,也真切显现了作者的反抗和血性。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
蔡邕小赋的题材多样,他甚至用以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青衣赋》就是相当感人的好作品。在这篇言情小赋中,他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爱她的姿容:盻倩俶丽,皓齿娥眉;爱她的勤快:精惠小心,趋事如飞;爱她的能干:中馈裁割,莫能双追;爱她贤淑:关睢之洁,不陷邪非;热情地赞扬她:察其所履,世之鲜希;为她的社会地位不平而惋叹:金生砂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散在卑微;同时也为由于门第相隔而不能结合深感痛楚:寒雪缤纷,充庭盈阶。兼裳累镇,辗转倒颓。昒昕(晓明)将曙,鸡鸣相催。饰驾趋严,将舍尔乖。蒙冒蒙冒,思不可排!感情是真挚的,表现了人情与封建礼法的矛盾撞击。
如此题材的作品在汉赋中可谓惊世骇俗,绝无仅见,甚至招来卫道士的谴责,如当时的张超就写了一篇《诮青衣赋》,讥其文则可佳,志卑意微,因此愈显难能可贵,
竞聘演讲稿范文。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