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中每一意思或字句就一个兵,你在调动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谈文学》)
(3)布局有利於安排层次:文章的层次,依赖周密、恰当的布局,不能随便在作品裏抽出一部分而不会损害整个作品的意义。
整体地说,布局使层次:(一)清楚有序:一篇文章,最忌内容脱节、文气阻断,惟有布局得法,才可逐层深入,一气贯通;(二)轻重分明: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暗,一则可避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显得愈重,产生强烈的效果。
文章布局的主要内容,可分开头、主体(层次安排)、结尾三大部分。
(1)开头:开头古人称为「起笔」,是写作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整体布局的重要部分,因为它是文章的出发点。有了开头,文章才能生发下去。好的开头,切题而新鲜,能抓住读者的情绪,开头不适当,则令读者摸不著头脑,产生厌倦。开头的方式有:「开宗明义」式的开头、「交待因由」式的开头、「总揽全文」式的开头、「介绍事物」式的开头、「描写环境」式的开头、「抒发情感」式的开头等,此外也可用「设问」、「悬念」、「借喻」、「倒叙」等技巧,总而言之要注意「落笔扣题」。
(2)层次安排:文章的中段承接开头,通常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段部分可以包括多个层次或段落。《文心雕龙?章句》云:「章句在篇,如蚕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包括较多层次。层次可称为「部分」、「大段」、「意义段」(不同於「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思想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层次有以下不同的方式:顺时间推移为序、利用空间转移为序、采取时空交叉为序、依认识发展为序等;在论说文中还可利用并列式层次、总分式层次、递进式层次等,还可采用多种综合的方式。
(3)结尾:文章的结尾,必须避免「画蛇添足」和「草率收篇」两个缺点。结尾约有以下几种:「收篇点题」式、「总结全文」式、「评价言志」式、「呼应篇首」式、「蕴含哲理」式等等。
5.散文的布局技巧
安排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是基本的「理」,但如何组织这三部分,并没有一定的「法则」。以下一些常用的布局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增强文章的气势、感染力。
·承接:用过渡性的字、句、段搭桥接榫,使前后连贯、文气畅通;
·照应:前有交待,后有著落,避免脱节、突兀,照应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事物一定程度的强调和发展;
·联珠:善於选取材料,使其各具统一的内在含义,相互联络,多侧面、多层次地组成全文,联珠线索可分别从情、理、物三方面考虑;
·衬托:亦即比较法,利用不同事物互相映衬,加强表现,可分「正衬」(同类事物相比)、「反衬」(不同类事物相较)。
·预伏:在上文伏下有关的笔墨,在下文铺叙,增强悬念。
·顿挫:文章节奏有张有弛、有缓有急,才不会乏味。
我这里说说散文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现在流行一些大散文。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开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掀起“文化大散文”热,到《人民文学》开办的非虚构栏目,比如李娟的草原牧场系列,梁鸿的《梁庄》,包括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位汤药》,可以算作非虚构小说,也可以当大散文去看(主要内容)。写历史性的散文,可以纵横五千年,也可以是一个朝代几百年的缩影;当然,也可以写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许多人晚年的回忆录,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的文章。写这类文章一定要联想丰富,有感染力,文字要讲究,要不就容易写成一本流水账。(要透出生活的美、哲理,让人思考)
举例:《我的住房经历》、《遥望陕北》、《眺望长安》、《走进威海》等。
同学们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要善于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表达方式非常灵活,一般长于抒情。
散文的“散”,并非散漫,它散而不乱。较之小说、戏剧等在结构、表达方面,更为自由灵活;比起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来,它以真事为基础,可以加工虚构。新闻体裁主要写别人,而散文既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自己;通常文中有“我”,便于直接抒情。(比如《故乡的老槐树》)
另外,散文还有构思方面的问题也应注意:
1.以小见大
散文多写零碎片段的材料,从小题中悟出大道理,显示深刻的思想内涵,抒发强烈的感。郭沫若的《杜鹃》写一寻常的鸟,但并非就鸟论鸟,而是从鸟到,指出有面杜鹃,莺受愚,不应受愚。不尽看出了鸟的习,而且引申到社会事,深入一层,立意就高了。
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必须观察敏锐,察现实,善于分析,抓住根本,时时关心社会动态,对生活有真实感。浑浑噩噩过子,对事物视若无睹,听而不闻,是写不出好的散文的。
2.善于联想(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