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了富裕路的农民们没有忘记我。1996年7月,在水果成熟的季节,王甫洲八一村的24户农民步行来到市委大院,将自发出资的千余元钱交给农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求作为奖金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我出差回来得知后,便将这笔钱全部购买成书籍和工具及时返还给了乡亲们。他们后来又提出为我竖碑立传,也被我婉言谢绝。实在无奈的情况下,他们竟给我颁发了一个盖着103个村民手指印、写有“科技致富引路人”的荣誉证书!我一生获得的荣誉不在少数。可当时,我手捧这具有特殊意义的奖状,细数着上面103枚鲜红的指印,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春天梨花香如海、盛夏硕果压枝低的田园风光,看到了村民们103颗淳朴而滚烫的心,看到了103张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的笑脸!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第三,我是如何抓好大仙桃的开发与推广的。1990年,我偶然听人说,老河口解放前曾有过一种味美、果大的“仙桃”,现在再也没见过。于是,我就留意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我还真在洪山咀村青年农民杨遂胜家找到了这种稀罕的树苗。此后,我每周都要骑着自行车往返30多里到小杨那里,对桃树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登记。开花挂果时,更是忙得蹲在树下,细心观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个细雨霏霏的晚上,我从小杨家回来途中,不小心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手腕被摔骨折,我硬是单手推车一步一步地走回了家。第二天,儿子担心我以后再出事,就偷偷地把我的自行车给卖了。此后,我就改乘公共汽车,坚持来回跑。由于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经常感冒,我最后落下了一个哮喘病,一到冬天就气喘吁吁,接不上气。老伴心疼地劝我:“过去你身体好,到处跑,我不管你。现在你有了病,就不要勉强,身体要紧啊。”然而,一想到那些嫩绿可爱的小桃树苗需要我,农民需要我,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
寒来暑往,苦尽甘来。经过近5年的仔细观察,我们记录了近万个数据,完全掌握了这种桃子的生长规律。嫁接成活的12棵桃树,次年7月收获120多斤桃子,卖出了每斤10元钱的好价钱。一个在老河口沉睡了五十几年的桃树优良品种,终于被发现和开发出来了!
但是,我心里也十分清楚,一个优良品种的开发推广,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有关专家的鉴定认可。为了得到专家的技术鉴定,以便大面积推广,我和小杨大热天带着桃子,马不停蹄地多次下武汉、到郑州、上北京,请专家教授们进行技术鉴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各地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湖北罕见的优良品种,应大面积推广,并对我们大面积开发给予了积极的援助。市委、政府也及时给予支持,把该品种注册为“仙仙牌”商标,并专门召开了大仙桃成果推广会。如今小杨一人栽种300亩,每亩产值2000元,年纯收入5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桃大王”。目前,全市栽种大仙桃5000多亩,平均每亩产值1200多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梨、桃开发推广成功了,我又接着开始考虑,我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使我市农业产业化更快更好的发展,还必须培养大批青年技术人才。1993年,我主持市果树研究会工作后,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培养青年技术骨干,开展品种试验研究。十多年来,我先后收集整理了500多万字的果树栽培管理资料,编辑了6本、共计40多万字的《大仙桃栽培技术指南》小册子,指导农民科技致富。果研会还举办科技知识讲座300多场次,参加培训的青年达1万多名。果研会发展会员达到6000多人。这一批技术骨干,不仅率先走上了致富之路,还自发地对身边群众进行技术帮助,开发研制出许多新品种,成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可以这么说,果研会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为广大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桥梁,而且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第四,我是如何帮助下岗青年工人创业的。我带领果研会青年学科技、奔小康的事情被新闻媒体传开后,慕名而来的不仅有青年农民,城市下岗职工也来登门求助。原制药厂下岗青年贾三毛、杨秀敏夫妇在报上看到我帮助农村青年科技致富的事迹和撰写的科普文章后,找到家中请求帮助。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察看和市场调查,我建议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庭院兴办养鸡场。起初,小贾夫妇顾虑较多,怕搞不好,经济上蒙受损失,雪上加霜。我经常到他们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保证在技术上给予帮助。随后我专门到书店为他们买了3本养鸡技术专业书,又到市畜牧局请来两位技术员,从喂养和防治鸡病一项一项地给他们讲授技术要领。同时亲笔写信向省里养鸡专家任淑兰教授请教。为此,任教授专门寄来了《养鸡日常管理程序一览表》,令小贾夫妇俩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最终下定决心买了3500只雏鸡,办起了家庭养鸡场。其实当时对于养鸡,我也是外行,我的心里也没有底。但我想,下岗工人本来已经十分困难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亏本,我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成功。从此,我每天都要到他们家去观察喂养情况,遇到问题就向技术员请教,或请技术员到场指导。其间,有一次我到武汉出差12天,我仍坚持每天给他们打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帮着出主意,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
由于有专家和技术员的及时指导,加上小贾夫妇的精心管理,养鸡终于大获成功。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元,一举摆脱了困境。后来,小贾夫妇的技术日渐成熟,实行蛋鸡、肉鸡一起养,一年7批,每批500只,适度养殖,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鸡粪贮多了,我便帮小贾考虑如何有效利用鸡粪,变废为宝。在我的参谋下,小贾承包了4亩果园,搞鸡粪还田,我还安排果研所4名技术员为他进行定点指导。致富后的小贾夫妇高兴地说,有张主任的帮助和指点,我才能一门心思搞种养殖业,现在厂里找我上班也不去了。目前,致富后的小贾夫妇又先后带动10名下岗职工通过养鸡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前些年,原市硝化棉厂下岗青工黄小科夫妇听说郊区韩巷村对外承租沙滩地,便也想承包一块栽种果树。但夫妇俩都不懂技术,冲着果研会的名气,想请我出面帮忙。我当即给予鼓励支持,并帮助联系了5亩沙滩让他们承包。接着又调运了5000棵梨苗赊销给小黄夫妇,并手把手教他修剪整枝,传授技术。考虑到下岗工人生活困难,梨树挂果又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期,我便建议小黄培育种苗,实现快速见效。97年小黄投资600元育苗1万株,当年收入1万元。98年他投资5000元购买4000多斤种子,培育成活8万多株树苗,获利5万多元。掌握了一定技术的黄小科,又到仙人渡白鹤岗村一次性承包了32亩果园,整日奔忙在致富路上。像这样的城市下岗工人帮扶对子,我已结成8对,都帮助他们实现了年收入过万元的目标。(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