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费来源渠道相对较为单一,经费方面的缺乏对乡镇医疗事业影响较大。目前。且数额不足,导致农村医疗经费很有限,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有的甚至负债经营。因此,多数乡镇医院无力引进或留置人才,无力添置医疗设备,无力改善医院病房及员工住宿条件,无力安排更多的人员去参加学习、进修或者培训,无力提高员工收入水平,而所有这些因素,均会严重影响或阻碍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继续发展。
对于乡镇卫生从业人员,乡镇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目前。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卫技人员来说,由于乡镇卫生院与县一级医院相比,医技上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医技上得不到很快提高,经济上收入又较低,且工作、社交、生活等条件均较为艰苦,所以大多数非本土的医卫人员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为人民服务、为患者解忧的观念较为淡薄,具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表现,导致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相对低下,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对医生发生信任危机。
个别卫生院x光机无防护设施,5相当局部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缺乏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如。无专业操作和检验人员,设备使用效果欠佳,还有个别卫生院因缺乏设备操作人员或缺乏业务用房,这些设备根本未投入使用,不只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抑制了自身的生存空间。
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包括县、乡、村三级,目前。这个网络的现状是县级力量较强;乡镇级比较薄弱,但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村级相对最弱,基本不能负重。据调查分析,政府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缺乏,发生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具体原因表示为:
1城乡之间医卫人员生存环境差别巨大。据了解。不要说好的医生不愿来卫生院,就是卫生院现有的技术好一点的医生也是千方百计往外调。卫生院不但接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还面临着与乡村个体诊所的竞争,有的个体诊所的执业医生就是卫生院工作几年,技术有了提高后,就职进来自立门户的农村医疗缺药、缺设备,但最缺的人才、技术,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到贫困或偏远的乡镇来。可见,城乡之间医卫人员收入及生存环境差别巨大,农村医疗水平跟不上的最本质的原因。
2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别巨大。目前。而且不少是从当年的赤脚医生转过来的年龄多在50岁上下,接班的年轻人基本留不住。这样的现状使农民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缺乏信任,加之现在交通比过去方便,有病到县级和市级医院并不难。因而乡镇卫生院门前冷落,难以为继,不少是负债经营,无法发挥合作医疗载体的作用。目前,不论是乡镇卫生院或是村卫生所,医技上与县一级医院有很大差距,很多医疗技术在农村还不能开始应用,使不应转院的往上一级医院转,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导致农民对乡村医院发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3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财政转移支出差别巨大。由于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严重缺乏。收入相对低;条件差,收入低,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这里看病;患者少,收入少,医院条件改善不了农村医疗条件太差,农民在当地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一旦有个大病就得远离家乡到大城市,费用开支呈几何倍数增加,导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有发生,这加剧了农民负担,反过来又压缩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空间。如此这般,形成一条恶性循环链。总之,以政府目前的财政投入比例或扶持力度,肯定会出现上述这样的基础设施状况和人才结构,使得乡镇卫生院处于基本维持状态,缺少资金、设备、人员,医生的治疗技术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有的卫生院只能应付一般的病,难、重症就可能诊断不出来,甚至误诊误治,导致农民对其发生信任危机。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相当数量的农民收入不高,自身保健、防护意识不强,因此对不是特急的病,一般不会单独为看病跑一趟,一般都是等到乡镇圩日时赶圩、看病一起办,有的时候小病就耽成了大病,小钱不花,变成要花大钱。如此恶性循环,成了乡镇卫生院解脱不了困境。
四、改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要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回良玉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演讲中提出:今年要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因此,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必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民盟课题调研组针对上述农村普遍存在医疗卫生队伍人员数量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等实际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作为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认真落实培训专项经费,切实抓好现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修,不时提高他医疗技术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对急救、污染病、妇幼重点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农村卫生人才的长效培训机制。要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技术队伍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程,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如,可逐步由省卫生厅与省教育厅联合启动乡村医生大学生深造计划,从现在开始在全省乡村医务人员中每年招收一定比例学员接受高等医学教育,五年内计划培养1000人或者更多,以提高其知识与业务水平;又如,要切实推行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建议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从现在起就陆续从三级综合医院抽调相当比例的优秀医务人员到农村去,通过人力、技术、管理等多种支援形式,施行一年期满后对支援人员进行调整、轮换的方法,将乡村卫生资源引向农村,以逐步改变农村卫生工作的单薄现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村罕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就近提供质优、价廉、便利的医疗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最终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卫生部门要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三年内,逐步形成乡村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医院制度。(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