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加快推进农村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各项城市社会救助政策向农村延伸。34.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城乡各项配套改革,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机构、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统筹协调规划实施、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和措施落实,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九、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顺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内开放合作,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5.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和谋划青岛发展,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经济贸易、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创新对外宣传,提高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办会办赛国际化程度,提升青岛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加强地方外事工作,加强与国际友城的联系,大力引进国际会议组织,打造国际会议城市。加快建设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营造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
36.加快外贸外资转型升级。推动外贸外资率先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实施目标市场质量、安全、环保、技术等标准,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扶持出口龙头型企业。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深入实施定向招商,更加注重引进高端要素、高端产业。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发挥好国内外500强带动效应。
37.拓展国内外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健全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多层次、高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间的“功能性合作”。主动参与和服务山东半岛一体化发展,加强对接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开发。
38.完善经济功能区发展模式。拓展各类经济功能区作用,完善配套条件,发挥聚集和示范效应,成为高水平吸引投资、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完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多区港联动”运行模式。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建设董家口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保税港区功能配套区,加强区港联动,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综合型园区发展。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攻坚,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攻坚,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9.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绩效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创新政府组织体系,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重心下移。继续深化集中配置审批职能改革,深入推进联合办理,强化对行政审批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权力的规范透明运行,建成使用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审批、监督、服务信息化平台,健全电子监察体系。优化各类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各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40.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收缩国有资本分布跨度和企业层级,加快推动非主业及低效占用国有资本退出。加强国有资产审计监督、财务监管、产权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进程。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整合形成一批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强、资产收益高的产业和资本经营企业。
41.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以理顺公用领域产品价格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做大做强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业,积极发展各类产权和技术交易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保障食品药品等安全为重点,创新市场监管模式,规范市场秩序。
4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支持转方式调结构的财源建设体系,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深化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合理配置各级政府财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深化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深化非税收入制度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用好地方税政管理责权。
43.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统筹中心城区户口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权益。扩权强镇,提升重点镇经济社会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使农村社区成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
4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的确权登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机制,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十一、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成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城市(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