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着重讲一下能源、交通、农业的建设计划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
煤炭工业建设,五年投资一百七十九亿元,重点用于开发山西煤田以及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煤田,同时开发豫西煤田,山东、安徽、江苏煤田和贵州煤田。五年内新建一百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二十八个,加上中小型矿井的建设,全国煤矿建设总规模将达二亿二千万吨。计划在一九八五年底前建成投产八千万吨,结转到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继续建设的有一亿四千万吨。为了加快煤炭工业的发展,我们的方针是抓两头:一是集中力量开发大露天矿,首先把资源条件好的霍林河、伊敏河、平朔、元宝山、准格尔等五大露天矿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建设起来;一是抓紧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和中小矿井的建设,挖掘潜力。这样投资省,出煤多,见效快,既可以使近几年和十年内煤炭产量有显著增长,又可以为下一个十年煤炭工业的更大发展打下基础。
石油工业建设,五年投资一百五十四亿元,重点勘探东北松辽盆地、渤海湾、河南濮阳地区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并适当加强新疆准噶尔、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普查勘探,继续加强东部老油、气区的地质普查勘探,争取探明一批新油田,同时积极开展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五年内,新增原油开采能力三千五百万吨,天然气开采能力二十五亿立方米。这样,我们就可以补充原有油井产量由于每年采收形成的自然递减,使五年内石油年产量稳定在一亿吨的水平上。
电力工业建设,五年投资二百零七亿元,重点是继续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和红水河流域的水力资源,建设一批大型水电站,同时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东部、两淮、豫西、渭北、贵州等地以及用电量大的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区,建设一批坑口电站和火电厂。五年内新建和续建装机容量四十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十五个,二十万千瓦以上的火电站四十五个,三十万千瓦的核电站一个,加上小型电站的建设,全国电站建设总规模为三千六百六十万千瓦。计划在一九八五年底前建成投产一千二百九十万千瓦,结转到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续建的有二千三百七十万千瓦。这个安排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在计划执行中将根据条件的可能,努力加快电站建设,同时大力节约用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建设,五年投资二百九十八亿元,主要用于铁路和港口建设。五年内全国新建铁路铺轨二千公里,建成复线一千七百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二千五百公里。到一九八五年,山西以及内蒙古西部、宁夏煤炭的外运能力将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二百万吨增加到一亿二千万吨,通往东北的运煤能力将由一九八○年的一千四百万吨增加到二千九百万吨。在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石臼所、连云港、上海、黄埔、湛江等十五个港口建设一百三十二个深水泊位,到一九八五年全国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将由一九八○年的二亿一千七百万吨增加到三亿一千七百万吨。继续建设长江等内河航运工程。加强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同时,大力加强邮电通信建设。这些建设任务完成以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紧张的状况将有所缓和。
在农业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强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的防洪能力;建成河北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天津引滦输水工程,缓和京津地区工农业用水的矛盾;继续建设黑龙江三江平原、江西鄱阳湖地区、湖南洞庭湖地区、安徽淠史杭灌区等商品粮基地。逐步建立和健全优良种子的繁育推广体系。继续建设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防护林体系,以治理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西北地区的风沙化。继续开展全民植树运动,绿化祖国。禁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牧区开荒。扩大人工草场面积,计划由一九八○年的三千二百万亩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一亿亩。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饲养场和饲料加工厂。五年内扩大淡水养殖面积一千六百万亩,海水养殖面积八十万亩。这些,对于改进农牧渔业生产的条件,将会起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且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六五计划期间要积极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加快找矿和资源评价的进度,同时做好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工作。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是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加社会急需而又短缺的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五年中,要对鞍山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上海动力设备制造基地的所属工厂,大同、开滦、抚顺等大型煤矿,天津、湖北、辽宁、四川、山东的大型碱厂等相当一批重点企业,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改造,逐步改变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骨干企业的技术面貌。机械工业是为各个方面提供技术装备的部门,技术改造必须先行一步。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对生产量大、使用面广的机电产品,特别是耗能多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工业锅炉、水泵、风机、中小型电动机等进行技术改造,促使它们更新换代。要研制一批精密高效机床、仪器仪表等关键设备,抓紧一大批工具、元器件、基础件的升级换代。发展一批农牧渔业和轻纺工业需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设备,努力提高发电、轧钢、采掘、洗煤、运输、海上石油勘探和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大型成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实现了这些要求,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面貌将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三、关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既是保证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六个五年计划安排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九,其中一九八五年将达到百分之十六点八,比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百分之十一有了较大的提高。应该承认,这方面的经费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限于财力,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经费还要逐步增加。
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到一九八五年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数将从一九八○年的二十八万人增加到四十万人,增长百分之四十二点二;在校学生达到一百三十万人,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六。五年内大学毕业生共一百五十万人。在这同时,广播、电视、函授、夜大学等高等教育也将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五年招收研究生二万人,比一九八○年增长四点五倍,五年内毕业研究生四万五千人。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国家确定用专款为一批重点高等院校建设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新建和扩建一批实验中心。要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过去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也往往造成困难,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要认真加强对大学生、研究生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加强经常的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真正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继续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各门各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林牧副渔、医护、财贸、政法、文教等方面的职业学校。普通中学也要适当增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把部分农村普通高中改为农业职业中学。要注意发展学龄前教育,加强师范教育。到一九八五年,争取全国大部分县普及或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城市普及初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努力全面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普及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这是全国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繁重、艰巨、迫切的任务,全国人民都要动员起来给以大力支持。凡是教育事业发展得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县和基层组织,凡是积极为教育事业作了贡献的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都要加以表扬;对教育工作不热心的干部,要给以批评;对挪用教育经费、妨碍教师工作甚至侮辱伤害教师的人员,要严加处分。要在全社会造成普遍重视教育工作的风气,使人人都认识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基础。(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