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二00四年十一月,我从丰产乡调入富强镇任党委书记。一年多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党政一班人精诚团结,再创佳绩,心往工作上想,劲往工作上使,汗往工作上流,有力地推进了“四个换位”,加快了“八化”进程,使农村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一年多来,党政一班人重点突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县委会议精神,执行党委决议不动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党政一班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民意,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把功夫下在牧业富民上,抓典型,育大户,带普养,力促农民增收,发展畜牧业,建设新农村。二是精品意识,标准意识进一步增强。幅射作用不可低估,新农、文明、爱群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叫响了品牌,特别是新农村去年被县电台播出后反响强烈,被县委宣传部列为典型在全县宣传推广。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其标准高,质量好,在全镇乃至全县也是绝无仅有的好典型。三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全镇2005年甜菜交售量突破了2.3万吨的历史纪录,实现了人均1吨甜菜的目标。四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富强人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镇村党员干部情结老百姓,造福富强人,打劳务品牌,抓输出渠道,用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全力抓先教,整改促提高,永葆党的先进性,努力建设新农村。六是党建促发展,富强谱新篇。今年七月镇党委被县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七是农村工作硕果累累,党政一班人深入11个行政村(包括马场)56个自然屯的农户家中,引导广大农民按照“四个换位”要求,把产业调新,结构调活,农民调富;林业生产,效果显著。二00五年被县委政府授予农业生产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在第七届劳模大会上镇政府被评为先进单位。
一、创新思路,拓宽视野,行书记之责。
党委书记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直接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接触,它的工作直接体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体现镇情民意。因此,在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面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用脚踏实地的工作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的职能作用。行领导之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镇的需要,更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党政一班人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农村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指导牧业富民,查民情,解民忧,减民负,帮民富,保民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执行县委和党委的决议,在全面推进“生态立县,招商兴县,企业强县,牧业富民”和“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工作中,落实“四个换位”,加快“八化”进程,把县委和党委的工作思路及决策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使富强镇的各项工作在原来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农业生产、党建等项工作在全县名列前茅。
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提高执政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顺应民意,凝聚人心,多办利民之事。
两年来,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党政一班人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人人想工作之所想,急工作之所急,务百姓致富之所需,工作上强化落实,提质增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群众办了这样几件实事。
一是解决机关干部办公难,自从2005年3月18日被省台暴光后,镇政府从中学搬出就没有办公地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投资127万元的政府办公楼落成,交付使用,改善了办公条件,方便了群众。
二是为了解决敬老院危房难的问题,在资金紧张,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本着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同保华村置换了房舍,经过装修后,让老人们搬到窗明几净的新居。
三是解决生态环境改善难的问题,两年来在全镇10个行政村56个自然屯内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使文明村、新农村、爱群村的生态文明村创建居全县之首。
四是解决镇直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打了2眼机电井,解决了镇内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全镇人民饮水难问题,我们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今年已打10眼机电井,为文明、新农、勤劳等村安装自来水,力争2010年80%以上的村屯全部吃上放心自来水。
五是解决道路泥泞又难走,人们出行直发愁的实际情况,我们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置了刮道机,改善交通不畅,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六是集贸市场地势低洼,我们发动各村民兵义务劳动,垫平了坑洼地段,又挖了两条顺水壕,保证了集贸市场正常营业。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七是针对大多数农民想发展牧业,望牧兴叹的实际情况,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实行统防统治,对养殖户实行免费防疫灭病,有效地遏制了各种传染病的漫延,为发展畜牧业,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是加大了秋整地工作的力度,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九是成立了“村财乡理”办公中心,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固定资产增加70万元,集体机耕队由原来的一个没有,增加到现在的3个;扶贫联合体1个。②债务减少40万元,其中:抬款减少34万元。③减少村屯干部37人,减少支出13万元。
十是全力以赴抓先教,完善整改促提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推动下,文明村的鹅经济,公平村的羊经济,新农村、爱群村的牛经济遍布村屯,一个发展畜牧业,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三、搭建平台,与时俱进,创强镇之举,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监督,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虽然我们较好地完成了2005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思想解放不够,使得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赶不上先进乡镇和地区;二是招商力度不够,使得工业企业拉动力不强;三是财源后续力量不足,镇财政支撑能力十分脆弱;四是历史的、现实的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廉政建设还有不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对于这些问题,一定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发挥好十指弹钢琴的作用,发挥班子成员的整体作用和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作用,认真履职尽责,搭建发展的平台,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牢记宗旨,清正廉洁,不辱使命,干事创业,知荣明耻,构建和谐,用求真务实的工作和坚忍不拔的努力去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群众生活,体察群众情绪,把人民群众所盼、所想、所思变为党政一班人的实际行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真心实意办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抓大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把富强镇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