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开篇肯定是介绍人物背景的,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出生,和其他平凡的人一样,他的出生并没有什么神话色彩,只是开始时家境不错,父亲是一个海关官员,小时候日子过得还行,但家庭背景非常复杂,他父亲娶了几个老婆,所以家庭矛盾突出,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死了好几个,最终保全了他和一个妹妹,父亲脾气暴躁,那时候便经常虐待他,就是那时候便让他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个性,倔强,不愿与人交流,自闭等等...和很多人一样,开始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但结局往往出乎所料),为了追求他的艺术家梦,他判逆,离开家庭去异乡追求,苦苦追寻,满目疮痍,有所造诣却没有伯乐欣赏,而且在此时家庭变故非常大,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太多的主见,所以家庭的主宰权全部落入他手中,在此以后便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了追求艺术家的梦想他拿着自家最后的家当上路了,来到了维也纳,考取艺术学校,可惜的是名落孙山,没能实现梦想,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盘缠待尽,消磨光阴,找了一份工作暂时糊口,这一段岁月,也造就了他,为他今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在落魄期间,他每天拼命看书,学习,工作,各方面的知识基本有所了解,为他今后的疯狂演讲提供了素材(每一个伟人最起码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因为他需要很多人支持他,拥护他),正巧此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有幸参加了巴伐利亚部队,作为一名勤务兵的他,工作相当努力,生死置之度外,在前线完成了很多艰巨的任务,幸免于难,得到了一枚二级铁十字章,再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个人俘虏了四个法国士兵,进而又得到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奖章,并得到了元首的接见,但最终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那时他正躺在病床上,由于战争的失败,他抱怨过..迷茫过,但迅速他又站起来了,他无比的坚信,自己才是德国人民的救世主,于是他便弃绒从政,从此踏上了他的政治旅程,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包括演说,四处游说)和自身坚忍的毅力,从心理战,行动上彻底打败了其他政党,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德国的元首,武装部领导人,拥有最大的权利,利用人民的心理,进行一系列的统治,牢牢的把权利控制在自己手里,通过一切的手段让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增长,但遇到了经融风暴,通货膨胀,债台高筑,为了继续统治,不得不通过战争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来解决自己内部的需求,继而通过心理战压制法国与英国的参战,英法无情的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保全自己,最终成就的却是德国,轻而易举的拿下了第一个目标,占领了一个油田,接着又和俄罗斯狼狈为奸,把波兰给瓜分,并且双方达成不开战协定,但希特勒却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利益就满足他的胃口,接着食言,用另一种手段把波兰的另一半土地拿下,在进攻波兰的过程中,英法对德宣战在英法对德宣战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用闪电战术,迅速占领了东部诸国,并同时西线作战,将法国占领,部分人员逃离英国,在戴高乐的指挥下继续作战,在英国积蓄力量继续反抗,同时东线则对俄开战,纵深到斯大林格勒,此时由于天气寒冷,拯救了整个俄国,而法西斯却丧失了最佳的机会,由于战线过长让德国法西斯从此一路伴随的是失败,尽管希特勒还在不停的鼓吹,但以无力回天,在1945年4月30日,他和他的情人双双自杀,我看了一下他的结局,貌似是他准备了一瓶氰化物和一把手枪,他的情人也准备了一把手枪,主要是为了怕喝了氰化物不死,然后就准备枪,他喝完氰化物后,脸色发紫,全身抽搐将一个桌子踢翻,情人见状,他十分痛苦,于是用手枪朝他的左太阳穴开了一枪,然后自己喝了氰化物,双双毙命,从此一个最让人敬畏却又是一个最让人厌恶的巨人从这个世界消失。
伟人的一生就此谢幕,接下来的就是追忆了,在德国人民心中,他是一个伟人,为复兴德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们的思想领袖,在下属心中他是一个能够严责要求自己,很有主见,果断的领导,在战友面前,他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狂人,不怕牺牲,作战勇敢,在青年面前,他就是偶像,在史学家眼里,他是一个具有重大史学意义的秘密,永远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总之,无人能够给出权威的评价,在他生前他就给自己下了定论,尽管他的躯壳已逝去,但他的思想将伴随这德国的发展。看完了其实我自己也不明白,到底该怎样评论他,在如此动乱的年代,肩负一个国家的使命,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再永不休止的工作,演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所做的事情却不为人所接受,从自己国家的角度出发,他是一个正义,果断的伟人,从世界的角度出发,他是一个自私,可恶,破坏世界和平的动乱分子,他的目标相当明确,简直就是一个教徒,疯狂,每一场演说都能抓住听众的心理,在这一点上,他绝对是成功的,世界上有俩个最聪明的人,一个是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另一个是希特勒,在政治上,从无名小辈,为了那个复兴德国的美梦,攀爬到国家元首,并且一时掌握了整个欧洲的命运!这样的人只能说是创历史之最,但历史学家不会这样评论....因为种种!
看完这本书,确实发现了不少为人的共同之处,再次列举,1,都广泛涉猎群书,2,拥有坚忍的意志力,3,目标相当明确,4,都是最优秀的演说家,5,心理学基础过硬!
希特勒传记3
1923年也就是希特勒34岁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啤酒馆事件,希特勒认为要解决德国的问题,必须推翻柏林政府,为了迫使巴伐利亚三巨头一起起义,包围了三巨头在开会的贝格勃劳酒馆,不过由于起义经验的不足,导致失败,希特勒也关进了监狱。在狱中冷静反省了自己的过去,并且读了自己能够读到的一些书,尼采的,张伯伦的,甚至马克思的,狱中他的生活很有规律,餐毕后就回房看书写日记,这对他今后帮助很大。
在1934年8月19日希特勒登上了德国总统的宝座,成为了真正的大独裁者,那年他45岁。正如他以前做的一样,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将国防部部长和三军总司令召到自己的书房,让这四人向他宣读一份无条件服从希特勒的誓词。
1935年希特勒开始慢慢试探性的行动,逐渐将德国陆军军队扩充到30万,将各国记者请到宣传部,将扩军至30万的消息发布出去。法国大使提出了抗议,希特勒则反驳说,他的意图纯粹是自卫性的,法国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德国只决心毁灭苏维埃政权,无意发动对英国或法国的战争。英国向德国表明,英国并不反对德国,但强烈反对任何有可能危及和平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的政治手腕越来越老练,即会打着正义的幌子为未来的战争作准备即出师有名,他这样的两面手法也二战的前期不断的在体现,只可惜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只进不退,也就注定了他发动战争的必然失败。(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