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还从她父亲那继承了这样一个基本信念:人应坚强自立于世,从出生到去世都不应受溺爱和纵容。但她真诚相信博爱,把她的钱花在她所关心的事上。例如,当她得知芬奇利有一位妇女患精神崩溃症,度日如年时,她就不声不响的掏钱为那妇女买一包食品并给她寄去。普通人的爱心就足以让人感动,那撒切尔夫人不饰张扬的爱心不是更加可爱吗?领导人的爱心模范作用,对建设和谐的社会是何等的重要!就像温家宝总理访问农家院,手掀锅盖看有没有饭吃,到市场上问有没有肉吃一样,为人民而存在的政府才是最强大的政府。
撒切尔夫人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她从未因自己是女性而在与男性的竞争面前退缩半步。六七十年代英国的议会保守党仍存在强烈的大男子氛围,但时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的撒切尔夫人就曾对五千名城镇妇女全国联合会的成员勇敢地说:“如果你们想要说什麽,求助于男人;如果你们想要干什麽,得求助于女人。”撒切尔夫人坚信,妇女一旦与男人平起平坐,她们将会胜过男人。撒切尔夫人的话让所有的女性挺胸抬头,就像毛主席说的一样妇女也顶半边天。一个和谐的社会,怎能缺少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站起来了的女性将是和谐社会里最美丽的风景。
撒切尔夫人还用行动来证明,她不是不如男性强大,而是比男性更强大。
撒切尔夫人从来不讲假话,说话从来都是开门见山,直切主题,她不介入男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不懂得也没兴趣去学习各种规矩。她讨厌空谈家。每次演讲,撒切尔夫人从来都要做到真实有据,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她常去下院图书馆,一呆就是很长时间,她以努力工作来弥补自己缺乏的独特见解,如果没有准备好,撒切尔夫人就绝不会动手做。撒切尔夫人是一个勤勉的领导,也要求每一个人像她一样工作,否则就会遭到训斥,以至于整个部门都会因她的存在而感到精神紧张。于是当她宣布去科西嘉岛度假时,他们都感到松了口气,意味着可以安宁会了。而当她提前回来急切投入工作时,他们的慌乱劲就可想而知了!撒切尔夫人当首相时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二十小时,却仍精力充沛,做事从不马虎。
撒切尔夫人行动像男人,并且也希望人们像对待男人一样待她,她从未以自己是个女人就向别人求助和向别人让步。她的领导具有强硬坦率始终如一的特点,并且令人感到力量。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我真喜欢撒切尔夫人!喜欢她的自强不息,喜欢她的勤奋努力,喜欢她的求真务实,喜欢她的强硬果断,甚至还喜欢她那笨拙的幽默与古板的黑礼服加白珍珠装束!
撒切尔夫人的一切让人积极振奋,她的领导作风让那个时期的英国强大不息,蓬勃发展。希望在中国的将来,也会有像撒切尔夫人一样的女子横空出世,能继续带领着大家走向一个更加安详和谐的美好社会!能顶半边天的女子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撒切尔夫人传记读后感3
撒切尔夫人是我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国家领袖了,以做事果断、机智,而被人们称为“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女首相。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则是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其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也是20世纪最优秀的首相之一。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改变英国、影响世界,并让所有人折服的女政治家,在长达11年的首相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她全力改革,使这个眼看落寞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世界前四强;赢得马岛战争,坚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巩固了英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强势地位。
《撒切尔夫人——通往权利之路》是撒切尔夫人的第二部自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她当上首相之前的事。从童年开始一直到大选结束、入主唐宁街10号,可以说是“铁娘子”的成长史,占了整本书的2/3。第二部分是写她卸任后对世界局势的认识及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其担任首相的11年间的事都收录在第一本自传《唐宁街岁月》中。
老实说,书中大量的英国政治性争端和党派问题弄得我很头疼,读起来疑问重重。但是这些并不能影响对撒切尔夫人的认识和理解。从某些方面来看,是时代造就了伟人,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时代中脱颖而出。决定个人命运的,是他们伟大的品格和精神追求。书中对于撒切尔夫人早期的成长经历有些记载,这些记载相当客观,更像是一种成长经历的叙述,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少有温情和激励性的文字,或许是因为这是撒切尔夫人本人所写的原因,比较含蓄。
这位不认为在自己有生之年国家会出现女首相的女人,却成为了英国保守党——这块被视为“男人领地”里的第一位女首相,同时她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开创了英国政治历史的先例,三次蝉联首相,在位长达11年,她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的首相。这位说过“政治上,如果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如果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的女人终于用行动证明了这一信条。出身于塌实、严谨、笃信宗教家庭的玛格利特,在农村度过童年岁月。父亲的正直品质一直影响着她,那句“永远不要因为别人这么做,你也要这么做”的观点一直支撑着她。很小便接触了诗歌,宗教则启发了她的音乐、社交的天赋。在那个热心政治的家庭中,他们一起听广播了解政治事件。她爱读女孩们都喜欢的勃朗特和简*奥斯丁的作品,她也会读一些一般女孩都不读的书。正是这些促使她发现了自己对政治的热爱,为日后的从政之路打下了基础。和父亲一样,她是忠实的保守党人,从未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产生过怀疑。凭借着努力,她考上了牛津的萨默维尔学院,头一次离开家乡格兰瑟姆的玛格利特怀着憧憬走向了世界。
她支持同性恋法案和堕胎法案,支持离婚法的改革,尽管最终有些没有通过。她对女性同胞怀有着深深的感情,任养老金部的政务次官时她努力提高寡妇与单亲母亲的福利待遇。虽任教育部长时曾被称为“和孩子抢牛奶的夫人”和“英国最不受欢迎的女人”,她仍努力推进对破旧学校的翻新与教师培训。她不断的反思着保守党的政策,同时接受着工党的攻击。(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