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泰国的拉斯沙来,由于水坝位于天然盐矿之上,使得水库的水不能作为灌溉之用,水库也淹没了当地居民赖以维生的淡水沼泽森林。使得15000多人失去农地,而且其中超过六成的人没得到补偿。经过居民数个月的抗争,终于使政府在2000年7月下令水坝闸门开启两年,政府也同时开始研究开放水闸对于渔业和人民生活的作用。
欧洲对数以千计的50年代以前兴建的水库执照都要求进行重新审核。法国曾因大坝的影响,造成多尔多涅河、赛纳河等5条河流中鲑鱼的绝迹,现在已为恢复鲑鱼的栖息地、复苏渔业及解决严重的淤沙等问题而开始了拆坝行动。
日本:2000年10月新上任的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下令冻结8处计划兴建中的水库,并于2001年2月发表“摆脱水库宣言”。2001年6月21日国土交通省发表了一份关于公共事业改革的文件,提出“冻结有关大型水库工程建设计划的新的勘测项目”。据2002年8月1日的《朝日新闻》报道,已面临计划终止的水库有92座。此外,政府对九州熊本县荒濑水库报废的决定,被称为是对“河道水泥化政策”的一次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日渐增长的反坝呼声,在世界保护联盟和世界上许多大坝的支持者世界银行的推动下,于1998年成立了独立的世界水坝委员会,以便检讨水坝发展的有效性;评估水资源和能源发展的替代方法;对水坝的规划、设计、评估、施工、运营、监督和退役的全过程,提供国际准则、指导方针和标准。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耗资上千万美元、历时两年、经最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之后,世界水坝委员会所做出的结论。这些结论集中反映于长达400页的报告《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中,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这样一句话:“水坝对人类发展贡献重大,效益显著;然而,很多情况下,为确保从水坝获取这些利益而付出了不可接受的,而通常是不必要的代价,特别是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代价。以‘一个群体之所得,抵另一个群体之所失的资产负债表式的方法来评估,水坝的成本和收益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在各界都已承诺保护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24,25]。”
4.2 科学看待大型水利工程利弊两重性
尽管人们在拆除这些水坝的时候,确实也没有忘记水坝在发电、灌溉、防洪、航运、供水以及旅游等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但也许没有什么东西比水坝更像一把双刃剑,在享受它带来的一些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它给我们的自然和社会带来的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当人们谈到水坝的利益时,往往并没有把所失与所得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比较与权衡[26]。
因此,要科学看待人类大型水利工程的利弊双重性,首先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双重性。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理论,建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经济利益关系和现代民主意义上的管理方式,是解决“双刃剑”问题的必要前提,也是从双重危机下解放出来的唯一选择。以往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的实践之所以遭受严重失败,原因在于建立了公平合理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物质经济利益关系,却沿用了集权加极权的传统管理方式,违背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变化发展要求的社会发展规律。
其次,在新的社会物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进而才可能使自然科学的技术发展由片面走向全面,彻底改变自然技术的开发背离自然科学精神本质的状况。因为价值观念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技术开发的全面与否,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他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真正变为现实,这是由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特性所决定的,社会化的现代大分工已经表明,人类社会的生存谁也离不开谁。
总之,解决大型水利工程“双刃剑”的问题既离不开自然科学,也离不开社会科学,因为改造自然的科学性技术及其实现,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落脚点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人文科学发生发展的起点,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技术相统一的基础。只有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真正地和谐统一起来,公正、平等、和谐、自由的社会才可能建立起来。从长远来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系统健康性的需求,才能促使水利工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27]。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公布的《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涵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提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采取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针,这一点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近20a,由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经济活动本身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科技领域和社会领域;科技向经济和社会领域也广泛渗透,形成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技术商品化。科技、经济、社会和自然相互交叉、相互兼容,可持续发展应是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科技、经济、社会、自然内部因素协调的条件下,四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其中某一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以不牺牲其它方面或给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为前提,而且这一方面的发展为其它方面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并且由各方面的发展而使过去所造成的失调趋势得到缓解和消除。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克服人类面临的困境,采用科技、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方针是历史的必然。这一战略对中国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