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技术的独特性
技术是来源于科学和实践经验的知识、工具和技能的载体,可以应用于开发、设计、制造,也可以应用于产品、工艺流程、系统和服务。对于企业而言,技术也有其独特之处,在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独特优势越来越少,企业只有确保技术或经营的新颖独特,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然,技术的新颖独特必须以存在足够的市场需求为前提。独特性应能使得产品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有市场,且不被仿冒。
(四)企业品牌的独特性
品牌的最初定义,是指一种能反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信誉并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名称、标记、符号、口号或设计的组合。品牌代表一种熟悉程度或知名度,应该加大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力度。要提高知名度,必须让顾客能经常看到、听到、感受到、联想到本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应该围绕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标志、承诺和口号设计广告宣传的内容,包括本企业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明显区别,能够为顾客带来的特别利益,显示产品或服务卓越的水平和质量。
品牌的灵魂是“独特性”,“独特”、“与众不同”、“品质差异”、“特色”是品牌的核心含义,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独特性。只有把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明显与其它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并充分体现其独特性和优越性,才能使其成为顾客的首选目标。
品牌的独特性不是由政府或专家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以及与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比较得出的。它充分反映需求者关心的焦点、期望,是顾客最关心、最需要的,并能为其带来感情和功能方面的多种利益,同时也是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的。
(五)企业产品的独特性
独特性要求企业生产出具有独特性的产品和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项目及服务质量;要求企业以简洁生动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本企业产品的功能与质量,即努力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类似产品或者服务的对比中具有独特性。技术对企业专业化的贡献,不在于技术的科学价值,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必须通过特定的产品和服务造福于人类才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对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占据独特的细分市场,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Covne认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是:必须在产品或服务的重要属性上与竞争者有所差异,此差异是与竞争者在能力上的差距直接造成的。Hill·Jones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较好的效率、品质、创新及响应顾客的能力,而促使企业获得这四项基础优势则有赖于拥有独特的能力。企业的独特能力可以是产品差异化或产品成本低于竞争者,而此能力来自于两个互补的来源:组织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潜能。
(六)企业人力资本的独特性
企业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是指其技能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模仿性。判断独特性的指标之一是看雇员的技能是否特定于某一企业。当员工的技能只能在一种独特的环境中使用时,它就意味着企业不太可能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这些技能。同时,由于独特性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知识,它的开发往往有路径可依,一般需要通过体验式学习获得,所以独特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内部开发。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独特性可以将企业内人力资本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型的人力资本具有高价值并且是独特的,即这些员工拥有特定于企业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获得;第二类人力资本同样具有高价值,但员工拥有的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广泛获得,其拥有的技能是低独特性的;第三类人力资本拥有普通的技能,具有有限的战略价值,企业可在劳动力市场上非常容易地获得这些资源;第四类人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在创造客户价值并不具有直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杨晓荣.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技术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作用.中国管理传播网,2005.4
知识链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尽管我国许多企业离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有距离,但未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想法组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轨道逐步积累和形成的,同时也是竞争对手难以观察到的,难以模仿的。因此,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从各方面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1.制度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制度的本质是指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制度的作用是调节企业参与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所反映的生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企业制度也就应随之改变。如果企业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或者企业制度超越了企业发展的需要,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制度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制度对企业的行为目标、企业内部各个机构权力与职责的划分和有效运转、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企业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政企不分、产权改革滞后、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此,要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的制度创新,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使管理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2.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是多种能力、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包括:1.独特的知识技能;2.物质系统;3.管理体制;4.价值文化。要获取这些要素,企业有两条途径:(1)内部开发,挖掘企业现有和潜在的资源,包括核心人才培训与选拔、技能提高、管理体制完善等的方式。该方式费用低且对内其有激励作用,一旦形成很容易被企业控制极易变现可以为其带来很高效益。但速度慢机会成本可能很高。(2)外部引进,包括引进人才技术和战略联盟两种,此方式速度快,但融合消化时间长、困难大,尤其是无形资产、文化价值等成份高的核心能力的迁移更具挑战性,在获取这些核心要素之后,企业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整合。一组分散的技术或专长是不成其为核心竞争力的,具有要素并不等于具备核心竞争力,要使专长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实际情况将相对松散众多的专长转变成核心能力。
以上就是有关
核心论文的内容请参考。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