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谁是弱势群体〔N〕.人民日报,2010-11-11.
〔3〕廉思.警惕底层知识青年被逐渐边缘化〔N〕.社会科学报,2011-02-17.
〔4〕防控“街头政治”,不值得大惊小怪〔N〕.环球时报,2011-03-8(14).
知识链接: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再比如,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颁布了相关的应急处理法律法规,但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行政组织体系,层层请示汇报,这种体制不改变,必然造成信息传递的“慢半拍”和新闻报道的滞后,失去舆论引导先机。在报纸时代,新闻的截稿期可以到当天晚上12时,次日见报。因此,给新闻单位采访写作和主管部门审稿会签留有比较宽余的时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以分秒计,这就给主管部门在操作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遵循公益原则、主动原则、时间原则、一致原则,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有专人负责,有方案可以遵循,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及时准确全面发布信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时效提出了新要求。据一般的经验,现在,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达到高潮。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大众的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如果错过最佳的传播时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难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有关信息。要先网上发布,后传统媒体,先简要信息,后详细发布,先报事实,后报原因,先主流发布,后全面覆盖,先纠正错误,后补充发布,以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当然,重视时效性不等于盲目抢发,迅速报道必须是在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马上报道而没有进行核实,即使在较快的时间内报道了社会热点事件的新闻,不仅会使发布新闻的媒体失去公信力,还有可能误导视听,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整合传播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要重视融合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使其各显神通,让信息自由流通,增加社会的透明度,稳定社会和人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广泛吸纳民意,动员社会参与事件的处置,推动事件的解决。
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自由平等交流的优势。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手机、网络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在谣言发生之前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告知接收者,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舆论主动权;然后发挥网络优势,坚持连续报道原则,不断跟进,保持权威信息发布地位;要利用网络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运用网民可以接受的形式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因势利导的教育引导,使网络成为加强政府与网民进行深度沟通的桥梁。
面对社会热点事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能失语,也不能起哄,要准确报道、科学解读,推动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务求客观、真实、全面、公允,避免偏听偏信、误导社会视听。要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转型期热点事件多发的原因,充分理解事件的复杂性,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要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要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与基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少数无良官员切割,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传媒渠道的增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过剩”,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受众往往无所适从。主流媒体这时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面对纷纭的信息,要积极求证真伪,澄清真相;另一方面,要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扭转舆论走向,达到需要的引导效果。
以上就是有关
社科论文的内容请参考。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