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1-15 字数4131字 点击: 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问题
近年来,打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论文着作,民族国家一词触目可及,先前用到国家概念的地方,每每被置换成民族国家。谁若不用民族国家,似有落伍之嫌。这种倾向的源头有两个:一是民族国家理论本身;二是海外学者运用民族国家理论对中国文学所作的阐释。
应该肯定,民族国家观念的引入的确给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譬如,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与40年代初战国策派,便在这一视角下得到了贴近历史的重新评价;但在运用民族国家观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生搬硬套、不伦不类,甚至迷失方向等问题,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警惕。
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主要是在欧洲近代历史基础上形成的,想象共同体的观念则产生于安德森对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考察与思考,简单地拿过来套用于中国问题,势必会产生错位。有一部探讨文学史写作问题的着作认为:"传统‘中国‘是一个依据文化认同建立的共同体,而现代‘中国‘则是一个依靠政治认同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在此书作者看来,传统中国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只是一个文化认同的想象共同体。事实上,中国的历史迥异于欧洲。如果把夏、商、周看作天子象征性管理的原始国家的话,那么,秦始皇则开创了实质性的君主帝国时代。秦朝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与度量衡均天下一统,其统治南至岭南,西至流沙,民族构成不止于最初的华夏,也包括夏、商、周时的方国戎狄及肃慎、氐、羌、濮等远夷,可以说,秦朝牢固地奠定了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而后,天下分分合合,疆土或有变化,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态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民国继承了历朝的遗产,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版图。比较起来,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是从帝国分裂而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国家形态、版图、主权、国民的主体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民国则是由传统民族国家经过革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国家形态、版图、主权、国民的主体一仍其旧,所不同的只是统治者由封建帝王变为标举民主共和旗帜的政府。还有论者把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起点放在1949年10月,譬如一篇论文中说:"众所周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个民族国家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建构起来的。"如此等等,从观念体系到表述方式都缘自西方狭隘民族国家理论的说法,显然违背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事实,背离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华一统的思想谱系。这些贩自西方的言论,正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由于基本认识发生了偏差,就带来了观照现代文学时的种种舛误。
一是张冠李戴,把国民性问题归入民族国家范畴。其实,国民性与民族国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抗日战争期间,民众中也有袖手旁观甚至资敌者;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也不乏此类事件。能用来说明发生这类事件的国家不是民族国家吗?有的论者在运用民族国家理论以及"形象学"方法时,把阿Q视为中国形象,实在是大谬不然。如果简单地把二者等同起来,岂不是说批判国民性即批判国家了吗?实际上恰恰相反,国民性批判正是为了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重构国魂乃至救亡图存。鲁迅在逝世前二日所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未完稿)里面说:"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假使当初为了保存古迹,留辫不剪,我大约是决不会这样爱它的。"对政治****与文化弊端总是持批判态度,并不妨碍鲁迅始终如一地爱国。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wxlw/0H4112P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