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研究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技术、设备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口腔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由此所致的医源性感染也随着器械治疗手段的创新而日渐增多。本文就口腔疾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对策做一简单的概述。
1口腔诊疗器械污染的危险因素
1.1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如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内感染性疾病或急、慢性肝炎、经血、体液传播的疾病等患者,或者患者正处于某种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或是健康带菌者,对这类患者的操作本身就可能引起器械污染。
1.2外界环境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医疗器械。
1.3医疗器械本身灭菌不彻底治疗口腔疾病所使用的器械多为含腔器械,形态不规则,价格昂贵,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因而反复使用时容易对其他患者造成感染。
1.4一次性使用器械在包装、原始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疏忽或违反操作常规,也极易造成器械污染。
1.5医务人员无菌观念淡薄,通过不当的操作造成器械的污染。
2口腔治疗时常见的医源性传播途径
2.1医患传播口腔科医生的手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分泌物等极易被污染,如不洗手、不更换手套,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国外曾报道HBsAg阳性的牙医使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400~1/40。而HBeAg阳性的牙医传播危险性更高。同时牙医本人感染乙肝的危险I生也比常人高3~5倍。
2.2诊疗器械的传播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容易发生污染,消毒灭菌较难。口腔科器械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牙科用手机,用以夹持车针和磨头,治疗中要进入患者口腔,接触黏膜和组织,高速空气涡轮机机头停转时,由于内部产生的负压,可使患者口腔内各种污染物回吸到机头,机头消毒不彻底或不及时更换,极易通过机头和牙钻引起多重交叉感染。
3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
口腔器械有效的消毒与灭菌对于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控制HBV、HCV、HIV血液传播性疾病尤为重要和紧迫。目前,口腔器械消毒现状并不理想,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i)临床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技术知识掌握欠缺,不能合理选用现有消毒技术],如牙钻手机用碘伏、碘酒、乙醇擦拭等方法达不到彻底的灭菌。因此造成消毒后器械上仍可检出存活细菌,潜血和HBsAg阳性。(2)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4控制对策
4.1疫苗接种对于在工作中接触血液或被血液污染物质的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也应接种流感、流腮、风疹、破伤风等疫苗。
4.2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毒灭菌工作,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建立独立的消毒清洁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设专人定岗、定编、定责。所有消毒灭菌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加强相关人员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每年定期对医务人员及消毒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对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及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
4.4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产品定期抽样检查消毒灭菌效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每一个产品使用前必须逐个仔细检查,包装破损,或可疑被污染者,绝对不能再使用。
4.5加强口腔器械消毒灭菌使用过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手机消毒由专人负责和管理,每个医生配置6鈥�8支手机,做到一人一机,并严格执行使用.消毒-打包-灭菌-烘干灭菌程序。
充填、车针等小件器械和牙钳、牙挺等大件器械均实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一人一使用一消毒一灭菌、独立包装、专人管理、专用。为此医院配备一台小型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打包机,手机清洗和喷油机和超声波清洗器各一台。口腔检查器材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吸唾器、漱口杯、注射器、手套等,使用后直接放人防漏黄色塑料袋再装入专用密封桶定点放置,每日由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特种医疗垃圾回收公司上门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杜绝回流市场。
4.6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消毒灭菌物品是否合格,必须通过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才能确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定期监测。
4.7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由于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中传染病的情况难以明确,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树立把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认为具有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加强自我防护的意识。工作人员的防护不严密,如着装不规范、工作服污染、自身患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未严格进行手的消毒等,均可造成患者及医护人员自身的感染。
因此加强和改进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口腔科医源性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