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下面是一篇医学心理学论文:
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淋巴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1)。方法随机将87例淋巴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状态问卷评分(DSI),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经心理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抑郁程度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淋巴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其抑郁状态,医学论文发表注意事项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淋巴瘤;抑郁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淋巴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1位。任何肿瘤对患者都是一种超强的不良刺激,这种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作用产生生理、行为和主观的反应,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产生诸如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淋巴瘤患者87例。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抑郁状态,配合临床治疗,我们在给患者常规化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7例患者中,男52例,女35例。其中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平均年龄(38.23±10.6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27.58%);初中41例(47.13%);高中20例(22.98%);大学2例(2.29%)。
1.2方法
1.2.1分组随机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44例),双号为对照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类、病情、化疗方案等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根据其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一般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少数患者用顺铂或博莱霉素,配合支持疗法。
1.2.3调查及评价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statusinventory,DSI)。
康复医学论文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在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1次评分,最高分为80分。按抑郁程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除以80),<0.5为无抑郁,0.5~0.59为轻度抑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为重度抑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的变化。
1.3心理干预措施
1.3.1认知性心理干预让患者了解、认识淋巴瘤发病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转归等,使他们能正确认识,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配合临床治疗。
1.3.2关怀性心理支持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一颗良好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去关怀、疏导患者及其家属,使他们感到温馨、贴心、放心。以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1.3.3淡化环境氛围组织淋巴瘤患者开展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间交流的机会,宣讲患者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成活时间的成功典范,使他们淡化“癌症”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1.4心理干预方法两组均于化疗的前一天开始进行心理干预,由本课题组专职责任护士实施。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化疗的目的;主要药物及其常见反应;饮食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除采用上述方法外,同时还要进行上述心理干预。
1.5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患者DSI评分情况87例患者DSI评分为(50.12±10.6)分。其中5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65.52%);30例无抑郁状态(34.48%)。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30例(52.63%);中度抑郁21例(36.84%);重度抑郁6例(10.53%)。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
临床医学论文其抑郁状态,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状况比较见表1。表1心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状况比较
3讨论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社会心理学因素对其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负性心理因素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影响患者康复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所以,有许多学者提出应对肿瘤患者加强心理治疗,
社会医学论文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淋巴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一旦确诊,对患者和家庭都是很大的打击。难免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精神和心理反应,从而产生抑郁情绪。本组病例中,5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占65.52%。两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前的抑郁状态,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其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心理干预对减轻淋巴瘤患者的抑郁状况有明显作用。文献报道:情绪忧伤、精神压抑能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我们对淋巴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明显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医学论文投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在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下,忘却疾病,忘却自我,忘却社会少数人对肿瘤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大胆地参与社会活动,充实生活,增强食欲,增进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了治疗效果。在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懂得护理学,医学心理学,而且要懂得医患沟通和交流。要具备同情心,要关心、体贴患者,认真倾听他们的叙述,真正做到用心服务。只有得到患者的认可,我们实施的心理干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FarringtonA.Canceremotionalresponsesandcognitive
behaviouralpsychotherapy.EurJCancerCare(Engl),1994,3(4):175.
2陈素坤,王述彭,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指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14-184.
3庄南,王静.心理干预对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7,22(16):24-25.
知识链接:音乐治疗的功效与原理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音乐可调节呼吸、
胃超声显像液对胃B超检验的价值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音乐可使呼吸道平滑肌松弛,减少呼吸道的阻力,起到解痉作用;一曲娓娓动听的小提琴协奏曲可使血压明显下降;音乐对精神神经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它可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启发和丰富想象力及创造力;可以改善情绪,改善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增强自我信心,并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有人应用电子仪器测到正在欣赏音乐的人,脑和心脏的生物电流、肌肉弹性、脉搏、血压、呼吸次数、体温等均可因乐曲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在利用音乐治病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
加强医院后勤仓库管理如一种音乐电疗法,治疗时,患者一边用耳机欣赏音乐,一边接受经过滤波放大的音乐电信号的治疗,在消炎镇痛、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进内分泌和调整神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高血压、腰腿痛等病症[3]。不过,音乐对人体作用的发生机理,目前虽有多种学说,如“特殊投射系统”学说、“脑干网状结构”学说、“大脑边缘系统”学说等对其进行解释,但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拓。(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