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报告文学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题材的广泛化,多样化。
以前儿童报告文学基本以优秀的少年儿童为主人公,而目前的儿童报告文学的主人公更多的是普通的少年儿童。这种人物形象普遍性较强,也更贴近生活,大多数读者也乐于,易于接受。如刘保法的
«星期天的烦恼»等即如此。
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作者在注意题材多样化的同时,开始注意形式的新奇性与独特性。例如,许多报告文学的作者已不是简单的“叙述者,而是参与的儿童报告文学情节中,有的甚至充当了比较重要的角色。赵丹燕的«请你牵着我的手»便属于这一类。
三.时效性明显增强
作家素质提高了,他们视野广阔,触觉敏锐,
纪实报告文学对社会上的新事物,新动向十分敏感。往往某一个现象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它的报告文学已经创作发表了。有的报告文学甚至成为社会问题的发现者与分析家,其作用和造就就的声势不可估量。如孟晓云关于“早恋”的报告文学«少男少女»便是一例。
孙云晓和他的报告文学作品:
孙云晓的少年儿童报告文学作品,着眼点始终在新一代人身上的新观念、新气质和新风貌上,在新的国民性格的构建上。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积淀在中国国民性格中的许多东西是必须有勇气自省的,而孙云晓具有这种清醒的品格。他用自己的作品从各个角度来发现、鼓励、强化我们民族需要大力倡导和培育的理想性格。他从少年儿童种种出类拔萃的表现开始寻本溯源,倾心于在他们身上发现值得肯定的素质和品格。
在对儿童的认识上,孙云晓曾经表白:“当代少年儿童将是一代巨人。”所以他不是偶然地决心要“以毕生的努力真实地描绘出这一代‘巨人’成长的风貌。”孙云晓以‘巨人’的观点来认识中国当代少年儿童,以为他们将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著名报告文学将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可以对他们付以重托。这种乐观的认识和他多年所从事的工作不无关系。他八十年代中期所接触的多半是科技、文学、体育领域中已显露才华,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的小名人、小尖子,透过他们来看祖国的未来,结论无疑是乐观的。
在对儿童报告文学创作的认识上,孙云晓认为报告文学的艺术是“树根雕艺术”,其特点是“以势造形,以拙胜巧”。这就是说真人真事的客观性是不可动摇的。这真人真事还包括热忱和充满正义感的作家自己在内。孙云晓以真人真事真“我”为前提来设计、构思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其味较为纯正(没有小说味)。正如刘厚明所说:“他并没有从‘榜样’这个概念出发,把他的小主人公写成完美无缺、通体光明的人物。”他在尽情讴歌小主人公的特长和优点的同时,并没有回避或掩盖他们的短处和弱点;他写了他们在某件事情上的成功,
什么是报告文学也写了他们在争取成功的道路上的曲折和挫折;他写了他们的幸福和欢乐,也写了他们的烦恼和悲哀;他写了他们的志气和奋斗,也写了他们那个年纪特有的情趣……“孩子毕竟是孩子!”作家描述在一个方面崭露头角的儿童新人时保持真实、亲切,才能让读者把他所描述的儿童新人引为自己精神上的朋友。
孙云晓在他的作品中,热情地肯定、赞扬了如下的素质和品格。
自主意识。他们不依附、不迷信、不盲从,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追求。孙云晓在《漩涡里的自由》(1997)中所热情赞赏的女中学生电影明星刘禹,就是一个敢于把“走自己的路”、“大胆地表现自己”写在自己旗帜上并高高扬起的少女。她对于“早恋”、“情书”、“青春期教育课”、“牛仔裤”、“迪斯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她说:
“有位北京战士,也是大学生,负了重伤,临死前,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请求护士吻他一下,那护士真好,吻了他。(这时,刘禹的眼神里射出明亮的光采,语调频率加快了)谁能说这战士道德败坏?这才是生活呢。”
“迪斯科的特点是扭胯。中国的秧歌也是扭胯,这两种舞兴许还有血缘关系呢!
典型人物报告文学模式为什么只许这样扭,不许那样扭?(笑)大胆泼辣!中国人缺乏这种气质。”(主人公刘禹语)。
竞争意识。孙云晓在中国第一部中篇儿童报告文学《青春社会场——当代中学生社团活动纪实》(1988)的引子中有一段话道出了当代少年竞争的形势:“五千万中学生像一片沸腾的海洋。它,千姿百态,每一朵浪花都各不相同;它,互不相让,每一座浪峰都试比高低。”简称“学通社”的“北京中学生通讯社”里,就充满了竞争。“这里,没有人哄着你,供着你,有本事就上,没有本事就拜拜。”“来这儿的都是尖子,但凑到一块儿,都处于同一起跑线,逼使他们非表现出自己最强有力的优势不可,否则难以站稳脚跟。”竞争空气在小学里也变得浓烈起来。毕业班如同竞技场。
报告文学与新闻的关系小小年纪的孩子们,不论欣喜的,还是忧伤的,都不得不投入人生这第一场大搏斗。连三道杠的“官”(少先队大队委员)也闹竞选。《相信自己的眼睛》(1997)里的小学六年级女学生蔚然就对自己的“对手”这样单刀直入地说:
“咱们不用谦虚,更不用客气,比比实力好了,谁有本事谁上。我先说吧,我会唱歌、朗诵,拉小提琴全市少年组第一,还会跳舞,包括跳迪斯科和探戈,你会什么?嗯?”
创新意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于创造。只有创新意识能带来突破和发展。《天趣》中那个只有九岁的王昕海没有摹仿父亲画牛,而是按照自己奇特的想法画猫和鱼,当人家说他将来要成为“中国的毕加索”时,他说:“毕加索是毕加索,我是我,我照自己的想法画。”王昕海敢于追求奇特,敢于创新,敢于跟人家画得不一样。“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布莱克语),于是他的画破例在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展出一层半楼。
奋斗精神。有所作为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有所作为就需要奋斗,需要自强不息。中篇报告文学《青春社会场》(1988)就写了《美的追求》、《长出翅膀的孩子》中曾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女学生王瑶的奋斗历……(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