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报告文学
下面是一篇感人报告文学节选:
多年之后,准确地说是2007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知道,我是移民的后代!
在天高气爽的那天,在北京工作的我,突然接到河北易县老家的电话,说是国家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凡是因水库建设搬迁的移民及其后代,都能得到每月几十元的补贴。说我是移民的后代。
说我是移民的后代,指的是1958年河北省修建大型水库——安格庄水库时,我的曾祖父带着我的爷爷、我的父亲,举家迁移到几十里外的易县西北部山区。电话说,我已经享受不到有关待遇,因为我不再是农业户口,只有农业户口才有这样的优惠政策。
老家给我打电话的意思说是,我虽然享受不到有关待遇,但是我在上层单位工作,了解相关政策,掌握人脉关系,熟悉办事流程,让我无论如何回趟老家,帮着叔叔婶婶弟弟妹妹调查采证祖辈的移民情况。电话强调说,办这事是有期限要求的,如果错过期限,就享受不到移民的好政策了。
说真的,我原来对“移民”的概念比较模糊,几十年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这次提起“移民”两字,感觉这两个字熟悉又凝重。在很小很小朦胧的记忆中,我的一位未搬迁的叔叔,从水库的一边到另一边用船运玉米秸秆,途中遇到风浪掀翻船只,船毁人亡。从老人的哀叹中,我知道水库淹没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家。每年清明节回家上坟,看看我家的祖坟是从曾祖父那辈开始的。追溯我曾祖父以上先人的安身之所,已经淹没在浩淼的水中。我的曾祖父、爷爷、父亲曾回安格庄水库边上坟。
我匆匆回到老家。移民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随县移民办的同志来到老家——一个叫西古县的地方,调查情况,填写报告。50多年过去了,修水库时的人要么搬迁,要么已经逝世,知情的人已经不多,仅存一位75岁、按辈分我们得叫三爷的老人家能够掰着手指头,说清楚我们的来龙去脉。他见了我,古铜色的脸上露出微笑,告诉我的曾祖父叫什么,爷爷叫什么,父亲叫什么,是哪一支的,搬迁的时候几口人等等。那次调查后不久,这位老人家也告别了人世。
一一登记造册,按期将人头上报。之后,我的叔叔婶婶弟弟妹妹拿到了每月50元的移民后期补贴。这时,我明白了,我是1958年修建安格庄水库时的移民的后代。其实,追溯我家的移民史,应该更早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搬迁过来的。我爷爷生前曾说过,我们家族每个人的小脚趾一侧,还有一个更小的指甲。据说那是离开大槐树的头天晚上,为了将来能够认得失散的亲人,一夜每个人的小脚趾上又长出一个小指甲。我曾经脱掉鞋子察看,果然如此。爷爷说,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遇到有小指甲的人,都是我们的亲人。
我们到底是否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搬迁而来,已经没法考证。
我长大后翻阅《明实录》等史书,了解了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大规模移民:明朝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姓氏共554个,分布在18个省(市)498个县(市)。后世河南、河北人说起祖籍,往往提山西,并形成俗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在我国北方地区,数以万计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都有详细记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直到今天,每年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约有数十万人次来寻根祭祖。他们在留言簿上,恭敬登记留言,在祭祖堂祖宗神位下虔诚膜拜,确为大槐树移民后裔。
我多次留意到别人的脚趾,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小指甲,难道都是来自这个地方?
再看我国移民史料,不尽其然。我国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人口流动史即移民的历史;我国移民史,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我时常在想,民间的家谱、碑文资料等,如果追根求源几代、几十代,甚至更遥远的时代,会不会像金字塔一样追溯到几个人或者一两个人的头上?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展,人口显著增加。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人们为避免战乱而大量迁徙。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继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经过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从唐代后期至北宋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南北分布的转折时期。
——北宋末年,女真南侵,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明清时期,明政府采取移民措施,将江南人北徙淮域,西徙云贵;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迁北平、山后等等。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活动,诸如“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闯关东”、“跑西口”、“下南洋”,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明清时期,东北长白山区为满族“龙兴之地”,定为封禁区,任何人不得入内定居、垦田、采伐、掘捕(人参、貂)。但仍不断有人或从长城隘口、或渡海趋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以资谋生,俗称“闯关东”。晋、鲁、豫、冀4个省均有,尤以冀、鲁为多。河北、山西人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为“跑西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不堪战乱的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江西填湖广”说得是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他省迁来的。“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当时的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