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6-20 字数3096字 点击: 次
速写对于新闻的作用
在享受着网络传稿、数码图片等现代技术带给我们快捷与方便的同时,不能忘却还有一种叫做“速写”的艺术手法。速写,也是一种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在被称作“读图时代”的今天,我们强调速写和它在新闻美术领域的重要作用,是因为这是一个决定“报刊美术可持续发展”的严肃命题。
速写是新闻美术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作为报刊美术编辑,速写不是可画可不画的,而是必修之课,因为这是工作需要。先进的电脑永远不能完全代替人脑。当一种技术被一部分人掌握,水平都达到一定高度时,决定最后胜出的往往仍是美术工作者的绘画基本功。就如无论电脑的输入法有多么发达,电脑中的词汇联想多么丰富,我们的文字编辑、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仍是决定文章优劣的因素一样。
美术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报刊画漫画和为文章插图,而千变万化的构图要求美术编辑必须有丰富的阅历、较强的记忆力以及信手拈来的绘画技巧。这些能力来源于哪里?速写就是最直接的训练手段。举个例子:有一篇报道大街上有两名歹徒骑着摩托车进行抢劫的社会新闻,稿件需要插图。美编在接受任务后要根据文章提供的要件进行创作,诸如:是白天还是夜晚、在什么地方(环境)、有几个歹徒、被抢的是男是女、双方有没有正面冲突、各自的年龄、大概的衣着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美编才有可能进行构图。它涉及场面设计、人物动势,涉及环境处理、道具安排。这时,就看美编平时的速写功力了,像路边的电话亭、垃圾箱、路灯、树木;摩托车、头盔的样式等等,假如平时美术编辑没有画过这些物件的速写,就无法画出生动可信的插图来。画面上所有的元素都要尽量事先储存在美术编辑的脑海中,并且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释放出来,组成令人信服的画面。
速写也是训练人的观察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在速写过程中,你会发现,被描绘的对象有许多细节在我们动手画之前并没有注意过,而是在描绘过程中不断发现的,这是一个观察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用心观察,画了大量的速写后,不论是绘画技能和对于各种形象的记忆,你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转化成默写能力。这种能力对日后的美术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承认,新闻摄影在采访中比起速写,确实来得既快又真实,但是,由于采访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够使用照相机进行采访的。我们经常在央视新闻中看到来自英、美等国的一些法庭审判的新闻速写画面,这种较为独特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西方那样发达的国家里一直沿用到今天。就在2005年6月13日电视新闻中,美国法庭对摇滚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庭审报道画面,还是采用了一幅速写替代电视的录像。这固然是因受限于法律规定,但也足以说明新闻速写的现实意义和存在价值。
记得我在东北时,有一次去吉林省双辽的一家在建的电厂采访,这是一个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项目。当时我的同伴带了一架相机,在我们采访相关人员后打算再拍一张照片回来配文发表。可是当我们到达施工现场后,发现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构图角度,不是镜头拉不进来,就是眼前有障碍物影响画面,怎么也表现不出这个电厂的整体气势。这时我的速写派上了大用场,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画了一幅电厂速写。画面中不但舍去了挡在前面的障碍物,我还把远处相机根本拍不进来的那两尊晾水塔来了个“大搬运”,让它参与到我的画面的构图中来。同时我还根据画面需要,加上了几个正在劳动的工人,使画面更有生气。(见插图)我的同伴高兴地说,半个小时画了一张速写,比我拍照片还要快,我回去冲卷,扩出来再晾干了,也要半个多小时,而你画出来的已经是成品了。这幅画后来还参加了《经济日报》举办的“盾石杯”新闻速写大赛,被刊登在该报(1993年11月25日)上。由此可见,速写在特定情况下有着它灵活取舍的机动性。假如当时只依赖相机而不是用速写来完成工作,其报道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经常发表新闻速写,对丰富报纸的新闻传播样式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同时对速写的自身生存与发展也大有益处。但是,目前我们在报纸上很少看到新闻速写,较多的是新闻漫画。其实,漫画同样离不开速写这个基础,可以说,漫画实际上就是变了形的速写。无论动漫还是其他任何一个绘画品种,决定其造型能力和创作结果的,最终还是手工的速写。我们欣喜地看到,由速写作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新闻漫画、新闻插图风头正健。这些画种的迅速发展,不但将速写很好地转化成诸多的表现形式,也由于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反过来推动了新闻速写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码技术带动下,在读图时代的春天里,速写这种绘画手段会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活力与魅力。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news/suxie/0PQ23D2014.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