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怎么写
新闻特写怎么写?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特写的主要特点]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比较,特写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现场感-
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特别强调用描写的手法去再现报道对象。通过精心的描绘,渲染气氛,使其达到情景交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特写的现场感,首先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新闻人物特写一般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主要是由记者访问得到的,而特写的采访则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没有现场观察,记者是无法写出特写来的。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其次,具体的描写也是产生现场感的重要手法。一般报道以叙述的手法来报道事物的基本情况,特写则必须对报道对象的具体状态作真实的再现。如关于水下潜艇发射火箭的报道:“记者从直升飞机上俯瞰。只见火箭喷出的桔红色火焰,把蓝天、碧海染得金碧辉煌。巨大的气浪压迫升腾的水柱绽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硕大雪莲。”将实况描绘得栩栩如生。
-局部化-
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新闻特写的写法从时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它不是去展示事件发展的前前后后,而是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如《经济学家赶集》中写薛暮桥在市场上买鱼买挖耳勺的细节,以小见大地表现了自由市场的经济活力,便民利民,大受欢迎。
-可视性-
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新闻特写镜头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这其中,关键在于描写必须写形传神。这个“神”,就是报道对象的个性、它的特色、它的本质特征。不抓住这些,即使用大量的笔墨去细描一些外在的东西,简单地追求形似,也是无法产生出电视报道的视觉效果的。所以,特写必须以“神似”来取胜。
[特写的种类]
按篇幅长短来划分,特写可分为特写性消息和特写性通讯两类。
按报道对象来划分,特写可分为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类。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这类划分法。
-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特写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
广播新闻特写并透视其思想境界;或者是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展示,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以此来解释人物行为的时代依据,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特征。请看《小记者走访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报1999年3月10日)
本报讯日前,北京109中学的3名小记者来到北京饭店采访人大代表——香港立法委员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
进入接待大厅,小记者向范徐丽泰女士敬献了鲜花,范徐丽泰女士愉快地接受并真诚地说:“谢谢你们。”
小记者事前知道范徐丽泰女士不仅是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好妈妈。她们对范阿姨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自己的女儿的事深为感动。当小记者问及此事时,范徐丽泰女士说:“这件事其实没什么说的。
运动会新闻特写不就是自己身上缺少了一个零件吗?”她边说边笑。小记者要求范阿姨详细介绍一下给女儿移植肾脏的事情。范徐丽泰女士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都蕴含着伟大的母爱。小记者听了很感动。小记者还向范阿姨询问了关于家长和孩子两代人如何沟通的问题。范徐丽泰女士说:“当家长的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闯;当孩子的要知道,家长永远是关心和支持你们的。”
采访结束后,3名小记者和范徐丽泰女士合影留念。4点整,范徐丽泰女士急忙又去参加下午的人大分组讨论会了。
这条人物特写,焦点对准范徐丽泰身上所蕴含的伟大母爱。重点抓住了范徐丽泰向小记者谈给女儿献肾的事,一问一答几句话,充分展示了这位人大代表的爱心。
-场景特写-
场景特写重在摄取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集中、最感人的场面,通过再现场面的特色、规模、气氛等,完成对整个事件或社会风貌的把握。比起其他报道形式来,特写在场景的再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最能产生画面般的可视感。请看《侗家厕旁议实事》:
3月柳州,龙潭湖畔,小雨淅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振潜与卫生部长陈敏章信步走近山坡上的一幢侗家“竹楼”。
竹楼墙上有副对联,上联是“男女有别来此行方便需认清去向”;
新闻特写写作技巧下联是“大小均可入内得轻松请注意卫生”;横批“轻松山房”。
两人都笑了,原来这是公厕。身兼全国爱卫会副主任的陈敏章说:“这联写得风趣。不知‘内容’怎样?进去看看。”
进至厕内,陈敏章连声称道。认为它清洁,处理污水得当,地方政府为少数民族办了很好的实事,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有远见。
陈敏章还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粪便、污水的处理极有关系。……柳州从教育、引导、支持入手解决卫生习惯问题,就值得提倡。
这篇场景特写,镜头对准一侗家公厕。特别是对一幅对联作了特写。一个小镜头,人、事、景三者浑然,气氛幽默,趣味盎然。同时,透过这一画面,我们又可看到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的大主题。
新闻特写报道以小见大,正是特写之妙处。
[特写的写作]
-加强描写的生动性-
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应以生动、准确而富有动作感、立体感的描写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要求记者在描写中能准确地抓住对象的关键点并成功地表现这个关键点。加强描写的生动性,还要努力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
人物新闻特写以加强特写的可视性,造成叙事如画的效果。请看李普的人物特写《漫画孙殿英》对俘虏军官孙殿英这一奇特人物的描写:“穿着草绿哔叽服,骨瘦如柴,脸色惨白,原来是一个很久没有见过阳光的鸦片烟鬼。他的美式大盖帽是紫红色的,和别人的不同,不知是蒋军美化以后部队长官的特殊标帜,还是这只是把他的脸色衬托得更加怕人。我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患感冒,缩在炕上呻吟,还悻悻然发了蒋介石两句牢骚,埋怨蒋没有积极救援他。然后就躺在炕上大声哼叫起来。看着这种可笑的样子,我脑子里忽然涌出一幅漫画来。这个鸦片烟鬼,头上还戴着那顶美式帽,点缀着冈村宁茨和蒋介石的委任状和嘉奖令。那么半封建的特点有了,半殖民地的特点也有了。作为这个社会没落阶级的一个代表,他正在人民解放军的战俘营里哀吟着,这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镜头吗?”(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