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寥寥几笔,似乎一蹴而就的短消息其实有玄妙的技巧,如何组织材料,
消息的结构-标题-作用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什么,删除什么,都要颇费思量的。正像在一粒米上雕刻一幅有众多人物或复杂景致的微雕艺术一样,其难度大于在一块大石头上雕刻,短消息看似不起眼,其实正是因为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而需要更高超的写作技巧。
国内记者很少有人肯花心血写这种短小精干的消息,似乎长文才能显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动辄洋洋洒洒,殊不知长文中可以掺杂废话,而短消息却惜墨如金,字字珠玑。
例文分析二:
《人民日报》贝尔格莱德1999年5月8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当地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
怎样写好消息稿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被炸毁的使馆废墟前,愤怒地指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说:“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北约炸弹是对外交的轰炸。”
当地时间8日下午,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数千南斯拉夫人参加了游行。
(原载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简评:
这篇动态消息以独有的时效、独有的事实和独有的传播效果,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时效性极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9年5月7日午夜(北京时间5月8日5时45分),
消息写作技巧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当时作为我使馆内唯一幸存的中国记者吕岩松,从烈火熊熊的事件现场,在事件发生后仅15分钟,第一个向国内(用手机)报回了使馆被袭的消息,随后,又书面撰写了这篇报道。而国内、国际其他媒体则在数小时之后,才有相关报道。故而,它以其独有的新闻时效、独特的新闻事实,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中国在外交上赢得了时间和主动,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起到了难以估价的作用。
二是很好地体现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消息分类范文面对我使馆被炸的惨状,记者是感到震惊、悲愤的。但要写消息,又必须克制情感,坚持实录精神,报道真实、准确的事实。这篇消息做到了这一点。报道事实真实、客观,记者并没有发表直接的议论。另外,也注重了“借口说话”,如引用大使潘占林和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的话。
三是文字准确、简洁有力。全文共520字,写清楚了使馆被炸的事实;在全世界驻南记者中第一个明确写出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不幸遇难;记述了华人华侨及南外长等有关方面的反应。文章虽短,但事实具体、要素齐全、立场观点鲜明。
以上就是
消息范文请参考。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