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一个10元,超过10个打八折。”这位内部人员告诉记者,因为长期合作,数量很大,这是刻公章的人给移动公司员工的优惠价,“要是不熟的人,刻一个要25元”。
这位内部人员说,像记者所见的类似伪造公章的行为,至少从2010年起就有了,已经成了潜规则。“平均一周要刻三四次公章,最多一次刻了33个单位的公章,多数是一些小公司和制衣厂,也有少部分是国家单位。”
营造业绩增长不惜铤而走险
公章,是一个单位的法定代表标志,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仿印、仿造、伪造、私刻。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规定如此严格,惩罚如此严重,为何移动公司的员工还敢铤而走险,拿伪造公章偷开集团客户大做文章?
一位中国移动的客户经理表示,地方政府考核GDP,我们考核“KPI”,重点是放号、增值业务,每个项目动辄要求一个月完成上百个,完不成,就扣发奖金,剩下每月1000元的基本工资,只能喝西北风,甚至随时可能被辞退卷铺盖走人。
“公司只要业绩,我们还要吃饭,靠自己跑业务,一个月也拉不到几个,对于这种显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依靠伪造公章偷开集团客户来充数。”一些移动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长期、大规模使用伪造公章,也与移动公司的管理人员疏于管理、甚至有意放纵密切相关。
这位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管理层对此没有提出异议或采取措施,“伪造公章的事公司很多领导都知道,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011年时,有领导还特意叮嘱,上级部门要来检查,‘把萝卜头都收好’。”
审计署今年5月披露的对中国移动的审计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1年,广东移动江门分公司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给145个号码开通了数据业务功能。
在审计署披露问题几年之后,时至今日,记者暗访了解到,私刻“萝卜头”的行为仍在继续。就下属分公司员工伪造公章的情况,记者向广东移动公司发出采访函,但移动公司一直没有正面回复。
公众常遭劫企业鲜受罚
截至2013年7月,中国移动公布其用户达到7.45亿,全国手机用户超过11亿。扣费几块钱,看似不多,但有如此庞大用户基数,危害不容忽视。
一些消费者表示,在“被消费”之后,移动等运营商既不发送信息,也不寄送账单,如果消费者自己不查询,根本不知道。苏女士表示,自己就被扣费已经投诉了1年有余,找过移动公司、消协、甚至还在政府问政平台发过投诉,移动公司仅仅停止了收费业务,对多扣的几百元退不退、赔不赔,至今也没给个说法。
专家表示,消费者不爱较真,有维权意识淡薄的因素,更在于维权难度大成本高,经常是“为讨1元钱,要花10元钱”,举证困难不说,还要搭时间费精力,因此虽然抱怨声众多,但往往自认倒霉了事。
正在提请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此进行回应。其中规定,违反消费者的意愿提供服务,涉嫌欺诈。消费者不仅可要求企业退款,赔偿金额也从过去的双倍提升到三倍。这将提升企业违规成本,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一些专家认为,公众经常遭劫,企业却鲜少受罚,需要法规持续健全,更需要监管部门持续“给力”,杜绝违规企业屡被整改屡不改的情况。
法律专家表示,伪造公章行为触犯法律,如果大规模伪造并从事非法行为,性质就十分恶劣。作为国企,移动公司理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带头垂范,如果调查证明其公司管理人员对下属员工的违法行为持纵容态度,甚至是授意放纵,需要追究其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微软谷歌将起诉美国政府:披露"棱镜门"细节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1日晚间消息,微软(33.4,-0.15,-0.45%)和谷歌(846.9,-8.53,-1.00%)公司周五宣布,将起诉美国联邦政府,要求获得披露美国政府索取用户数据行为细节的授权。
英国《卫报》认为,这标志着美国国内就《海外情报监控法案》(以下简称“Fisa法案”)的法律争端正在升温。美国国家安全局(以下简称“NSA”)及其他政府机构经常援引上述法案,收集海外网民的数据。
微软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Smith)周五在官方博客中宣布了两家公司的上述决定。在博文中,他抱怨美国政府“一直不愿”让微软披露其索取用户数据的行为。
今年6月,微软和谷歌均发起诉讼称,依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他们应获得披露政府行为细节的权利,以维护因斯诺登“棱镜门”事件而受损的公司名誉。批评人士此前指责两家公司配合政府窥探用户隐私。
史密斯在博文中称:“过去几周,我们曾与美国司法部六次达成协议,同意推迟政府对诉讼作出回应的最后期限。我们曾希望,这些谈判能够达成一项各方均能接受的协议。”
但史密斯称,上述谈判最终失败,因此微软和谷歌决定诉诸法庭。不过,他并未透露诉讼的时间和具体地点。
他在博文中称:“随着近期谈判的破裂,我们将诉诸法律,寄望于法庭能够维护我们的言论自由权利。国会的讨论仍在继续;我们希望国会继续支持科技公司以合适方式披露相关信息的权利。”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宣布将开始披露过去12个月中索取用户数据的次数。微软首席法务官史密斯对此表示欢迎。
上述两家公司此前否认了NSA能够“直接访问”其计算机系统,但同时表示根据法律,他们不能透露政府索取用户信息的次数。
《卫报》称,NSA依照“Fisa法案”提出的请求获得了一个神秘的特别法庭的授权,能够获取任何公司存储的任何人的数据。2012年,该法庭给予了1856次授权,
竞聘报告,且没有一次请求遭到驳回。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