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8-16 字数7055字 点击: 次
乡镇企业发展史
我国乡镇企业的前身是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其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1、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21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9%;上交国家税金达158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4%。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年年增加,已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1998年乡镇企业原煤产量64218万吨,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为51.4%;水泥产量23025万吨,占全国的比重由5%上升为43%;机制纸产量1232万吨,占全国的比重由10%上升为58%。2、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非农产业主要表现为副业,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4,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到1987年则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达52.4%,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此后,乡镇企业持续增长,比重逐年提高,在农村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乡镇企业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还大力支援了农业生产。1998年,仅集体工业企业上交的支农资金就达64多亿元,成为农业生产投资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保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打破了农村、农业、农民三位一体的自然经济。1998年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53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6.3%,已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创造了财富,赢得了积累,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1998年我国仅建制镇就发展到1.9万个,是1978年5.7倍,目前全国建制镇约容纳了1.5亿农村居民定居,完成了由农民转向城镇居民的历史性跨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4、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收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99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537万人,比1978年的2827万人增加3.4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已经解决了近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镇企业在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197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仅为300多元,到1998年已达4000多元,比1978年翻了4番。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已达700多元;农民收入的增加有1/3是通过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加而实现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拓宽农村就业门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5、外向型经济已具规模,成为国家创汇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起步于八十年代初,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局面迅速打开。到1990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的企业已达到5.6万家,出口产品外贸收购总额达到485亿元,比1985年增长10倍,占全国出口产品收购总额的四分之一。到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发展到12万家,出口交货值增加到5395亿元,比1990年增长10.7倍,平均每年增长43.5%。进入“九五”以后,外向型经济开始平稳发展。1998年我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为6854亿元,比1995年增长27%,占全国出口的34.8%。乡镇企业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与包装,已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建国50年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建国初期到1978年社队企业顽强发展50年代农村工业开始兴起。建国以后,经过经济恢复建设,全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农村工业开始兴起。到1959年底全国农村陆续建立了70多万个小工厂,从业人员达500万人,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但随后因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过高,总体策略失误,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化,全民大炼钢铁,使农村田地荒芜了,也失去了发展企业的基础。这一时期,由于错误地把经济活动当作政治运动来贯彻执行,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我国农村工业刚刚兴起就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仅仅留下了一点创办工业的经验和基础设施。7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社队企业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1970年国家提出了在农村利用本地资源,兴办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小工厂。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多地少等各种矛盾十分突出,发展社队企业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集体经济的迫切需求。因此沿海地区社队企业率先兴起并带动全国有了较大发展。到70年代中后期社队企业迅速发展的势头尤为突出,1974年社队企业总产值为180.9亿元,到1978年已达493亿元,4年共增长1.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5%。(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78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崛起并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改革开放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劳动热情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为农村非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又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予以吸收。在这种情况下,从1978到1983年,社队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兴办了起来。到1983年社队企业共吸收农村劳动力3235万人,比1978年增长14.4%;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1%。与此同时,农村个体、联户办企业也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对家庭办和联户办企业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对乡镇企业采取了更加积极扶持的政策,企业在组织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乡镇企业进入了第一个全面发展的高峰期。1986年、1987年仅用两年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的产值目标。到1988年企业个数达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1989年至1991年,进入治理整顿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矛盾加剧,社会供求总量失衡,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国家控制了乡镇企业贷款,压缩了基建规模,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能源原材料、污染严重的企业。三年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两年减少了近300万人,1989年增长速度为13%,1990年为14%,1991年开始有所恢复,增长速度为37%。在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苦练内功,调整结构,度过了难关,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992至1994年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国务院(1992)19号和(1993)10号文件,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乡镇企业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乡镇企业也强化了管理,经济效益恢复提高,总量迅速增长,出口创汇跃上了新的台阶,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1992年完成总产值17975亿元,比上年增长54.7%,1993年则又比上年增长75.5%。1994比1992年总产值增长1.4倍,纯利润增长1.3倍;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润提高了48.6%,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提高了25%,每百元营业收入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了16.8%,人均创利税提高了1倍多。1995年以后,我国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乡镇企业经过改制和优胜劣汰,开始趋于平缓发展。1998年乡镇企业个数发展到2004万个,比1995年减少199万个;从业人员为12537万人,比1995年减少2.5%;实现营业收入89351亿元,净利润4635亿元,实交税金1583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6%、43%和10%。首部《乡镇企业法》的出台,东西部合作进程的加快,地区差异的有所缓解,都促使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了法制、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还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行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无序、企业负担沉重等一些困难和问题,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1、乡镇企业经济效益起伏较大从企业经营情况看,经济效益不太稳定。“六五”时期企业经济效益是比较好的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期短,成本费用低,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七五”期间,由于外部环境差,市场疲软,需求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加剧了资金周转的困难,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企业亏损现象严重。进入“八五”以后,乡镇企业普遍强化了管理,注重科技与新产品的开发,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企业效益开始好转。而“九五”以来,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又开始持续下滑,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难以经得起大风浪,保持良好的速度与效益关系。2.结构布局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现象依然严重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开始就存在不合理规划和不合理布局行业的情况,主要是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业、产品同构现象十分突出,不仅不能与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关系,而且往往形成竞争;乡镇企业的“小而全”,地区行业结构趋同,大量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低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优势已逐步消失,而技术和装备水平低、职工素质差、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愈加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3、吸收劳动力能力开始下降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数量明显下降,平均每年仅增加94万人。到199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仅12537万人,在1997减少458万人的基础上又减少了513万人。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4、乡镇企业负担过重,发展后劲不足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担负着支撑地方财政和补农支农的任务,对乡镇企业“取”与“予”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的公积金提留率为24.1%,比“七五”期间低11.3个百分点。另据统计,有些地方乡镇企业除应缴国家税金、以工补农建农和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费用外,还负担各种基金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多达100多种,这些负担使企业获利能力下降,难以休养生息和开展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生产后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qywa/qyfzs/0Q611CH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