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评论
新华评论(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温总理讲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仅仅出现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在其它领域同样存在,金鸿评论有的甚至更为严重。市场经济如果离开道德,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此,重塑社会道德已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问题不可能靠简单的说教来解决,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认为,要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行动。
自上而下重塑道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立法与执法上要做到公平正义,二是执政者也即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高尚,道德操守要规范。执法人员克己奉公,各级干部恪尽职守,是重塑社会道德的一个前提条件。新闻评论如果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法律得不到敬畏,媒体导向庸俗势利,那么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道德的滑坡在所难免。
为解决道德滑坡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试图将“富之路”与“德之路”协调、统一起来。不过,他不是着眼于道德本身,而是将道德问题放到经济和政治大环境中考察的,因为道德的确立,不能脱离现实。今天,道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依然相互影响。因此,我们要重塑道德,就要从制度上做文章,为重塑社会道德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要在政治上十分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着力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时事评论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改变人们扭曲、浮躁的心态,从而改变道德滑坡的局面。
官风不整,民风难变。重塑道德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机制作垫底,道德规范必然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温总理近日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1世纪商业评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如何才能催生道德血液
企业道德的血液,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迫使企业遵纪守法。一些国家的天价罚单告诉我们,监管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非改不可。
用法治堤坝阻挡道德滑落
法治的缺失极大地损害了社会道德文化,令社会失去方向,民众失去信心。管理评论我们一方面要求公民讲诚信,乐于奉献,勇担责任,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对那些违法乱纪者,尤其是失职、渎职官员网开一面,用轻描淡写的行政处分,代替严肃的司法问责。如此道德教育如何能深入人心?在一次次社会现实的矛盾冲撞中,道德输得一塌糊涂。
止住道德滑坡应跳出道德本身
如何止住道德滑坡?总理已经给出了答案: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新华评论(二)
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可近些年,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这“天”不敢说塌了,起码是千疮百孔。
新浪评论吊白块馒头、苏丹红鸭蛋、避孕药黄鳝、硫磺腐竹……种种匪夷所思的有害食品,让许多国人悲叹:我们到底还敢吃什么?
餐桌不安,国必不宁。为保卫餐桌,国家付出了艰苦努力。几年来,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屡屡失守,媒体的呼吁不可谓不痛心疾首,政府的查处不可谓不严厉坚决,企业的整顿不可谓不深入彻底,但苦口婆心的道德规劝也好,
商业评论严惩不贷的法律威慑也罢,都未能阻遏食品安全问题接踵发生。
“餐桌保卫战”屡战屡败说明,现有的提高生产者销售者道德自律、加强监管部门落实责任、“重典治乱”的治理思路一定是遗漏了些什么。
我们希望回答,为什么同是中国食品企业,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就比内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好?是不是企业越大,越有利于食品安全?
我们认为,食品加工行业较重的税负和一味求大的行政引导思路,都不利于打赢“餐桌保卫战”。
据了解,现在,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税赋较重,生存艰难。目前农产品加工业进项抵扣税率13%,深加工的销项税率与一般工业品一样,均为17%。由于存在进项抵扣,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即使没有增值,仅保本销售,但从账面上看,仍需缴纳增值税。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在具体操作中,税务部门均据进货和销售的发票扣税,人工成本开支无发票可抵扣,这样一来,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时事热点评论税收就显得较为沉重。
内销税负重,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只得将目光转向出口,通过退税来提高收益。而要出口,就必须选用最好的原料、对质量进行最严格的把关,以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开拓和稳定市场。这种税制安排,导致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食品比内销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都好,价格反而便宜。
此外,国内的连锁商场、大卖场,基本被国外各种品牌所垄断,进入的门槛畸高,一般的企业内销很难打入那些连锁商场、大卖场,这样就只能通过不正规的渠道销售。销售渠道不正规,竞争又非常激烈,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就铤而走险,以次充好、甚至用有毒添加剂来降低成本。
数以万计的农产品加工内销企业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许多企业之所以勉为支撑,是由于企业的地皮年年升值,企业与银行都把“宝”押在随着城镇化推进,不久的将来土地能够“变性”,
网易评论由工业用地变为商业或住宅用地,卖地皮来偿还银行的贷款。如果中国的大量食品加工企业要依靠房地产业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这种状况下形成的企业心态,食品安全焉能不出问题!
现在,一些专家和政府部门认为,提高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正道。可是,几年前的“三聚氰胺”和最近的“瘦肉精”事件,就发生在如假包换的大企业身上。这说明,这一思路是存在问题的。可是,最近完成的对于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整顿,就以提高准入门槛为准则,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业内人士称:“小企业投入资金要400万,而大企业投入则要上千万,大批资金本就紧张的乳品企业将会被淘汰。”这些奶企一旦因此关张,人们不得不担心,原来为这些奶企提供原料的大批养牛场、大量奶农,会不会在奶业“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中,沦落为监管空白地带的黑奶场、黑工厂?
经济评论这样是会保障食品安全,还是会危害食品安全呢?(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