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6-12 字数2649字 点击: 次
中国评论 中国股市“长大了”
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暂历史中,第一起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失败,正被视为市场成熟的象征。但券商和分析师们警告称,就成长阶段而言,中国内地股市仍更接近于青春期、而非成年期,成长的痛苦或许会来得更为剧烈。
本周,小型汽车散热器和暖风机生产商八菱科技(Nanning Baling)在询价期间未能吸引到规定要求的20家询价机构之后,放弃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3亿人民币(合4600万美元)的计划。
不久之前,在中国谁若有幸在上市前搭上IPO这趟车,就注定会一举致富,因为股价在首日交易中通常会翻番。
在充斥着内幕交易的市场上,首日交易中股价的飙升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例证:有关系的人看上去赚走了所有的钱。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眼看着这么多现金旁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因此,中国政府在2009年开始改变规则。在一级市场上,中国证监会(CSRC)对允许大企业认购的股票比例加以限制,并要求发行方在IPO之前的估值上更加透明。
更重要的是,证监会在这一过程中让自己后退了一大步,令投资者在确定估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往,证监会曾在一些发行个案中规定,发行价应定在20倍市盈率这一相对较低的水平,以此确保IPO顺利成功。
这种更为宽松的新方式,并未立即收到预期效果。根据Dealogic的统计,在2009年,新股上市一个月之后股价平均上涨64%,涨幅甚至超过了改革前2008年的水平。
但自那以后,新股上市后的涨幅明显下降。今年,新股上市一个月之后的平均涨幅仅为5%,这是因为市场意识到,证监会不会再回归传统的做法,即使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也一直在批准IPO申请。
如果放在过去,本周这起发行取消的事情可能会给政府敲响“投资者人气低迷”的警钟。但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却对此表示欢迎,在中国现代股票市场20年的历史中,发行失败尚属首次。“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尚福林表示。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中国资本市场部主管李克非表示,此次发行失败,标志着中国内地市场正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
“当我两年前在做IPO的时候,投资者不会问这么多问题,”他说。“现在,你能够看到一种明显的变化。他们做了大量的功课,并且问出一些十分聪明和棘手的问题。”
上市公司成了这些变化的最大受益者。2008年,IPO发行市盈率约为19倍。而去年,IPO发行市盈率平均高达50倍。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Ben Advisors)的分析师张浩川(Howhow Zhang)表示,中国IPO市场更加接近国际标准,这不仅是监管者的功劳,也有投资者和国内媒体的贡献。
“但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中国市场的成熟。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清楚,接下来甚至会遭遇更大的挑战,”他表示。
张浩川表示,既然相当有效的监管已然到位,现在是该完善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时候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驻上海分析师Allen Gui警告称,如果市场人气提升,中国IPO大幅上涨的好光景很容易再现。国内市场的主体仍是散户投资者,他们占到了日交易量的70%左右。
同时,中国IPO市场仍缺乏对过度行为的一种关键限制:即做空股票的能力。自去年开始,中国已允许投资者做空股指期货,但仍不允许做空大多数个股。
在今年最受追捧的中国IPO中,做空一直是最佳赚钱方式。多亏了那些怀疑其估值的投资者,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Renren)得以在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
译者/邢嵬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rw/pinglun/0R411PH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