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8-21 字数3486字 点击: 次
出国潮与研究生出家
前几天读到有关第三次出国潮的文章,作者谈及出走的人员结构时,不免忧心忡忡,因为这次流出去的人群非同一般: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享受政策优惠或者善于钻营的人——他们拥有万贯家财,这些人实现了他们的投资移民的美梦,与此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财富大转移——由穷国向富国转移,这是一种‘水往高处流’的怪现象;二是一批社会精英,也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这是人才的流失,这是一种‘人往高处走’的‘好’现象。走的欢天喜地,多的是喜;而作者和国人则忧心忡忡,多的是忧。
此事余波为了,又传来为数不少的高学历的人才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新闻,尽管有关人员闪烁其词地讲:出家人也是为人民服务——另一种方式的服务。笔者不禁要问:和尚未必须要那么高的学历?寺院未必须要那么多人才?其实最伤心、最无奈、最失落的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和亲人。这些长辈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把他们培养成人、培养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个中的辛苦,实不足为外人道!与此同时,指望子女反哺回报的希望之光也顿时熄灭。此时此刻,他们父母及亲人的心一定是“拔凉拔凉的”!
笔者情不自禁地要问:我们的社会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为人父母的上一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那些贪官纷纷卷款外逃,那也算情有可原——为了躲避党纪国法的制裁。那些富人携款移民,那也是事出有因——那些钱未必干净、那些财产未必清白。至于那些社会精英,好多人恐怕早已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而这些出家人,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究竟图些是什么?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刚刚入世就要出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出家为僧,真的能够普度众生吗?他们传教布道真的能够教化人、感化人吗?恐怕只有天知地知!
附:<北大毕业生到寺庙修行续:该寺有多位名校高材生>
两棵600多岁的巨柏散发着苍凉的神秘气息,一左一右守护着千年古刹的山门——昨日,记者驱车北京西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行驶一刻钟后,龙泉寺到了,传闻武汉伢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要来此出家。
始建于公元951年的龙泉寺,山门显得窄小,但进门后却另有洞天,一座金龙桥似乎把寺内的一切隔在凡尘之外,这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石桥,距今有上千年历史。
观音殿前,记者向正在擦拭莲花灯的居士打听柳智宇,她略一思索:“有这人,是净人(尚未剃度的佛教修行者),前几天还见过。”
到寺院接待处“客堂”查询柳智宇,只说是同乡拜访。接待的僧人说:“又是来劝他回家的吧?前不久他父母来过,也坐在你现在这个位置。他二十多岁的人,高智商,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外人不必过于干涉。”
客堂旁有扇月亮门,门开着,但一旁有提示:“僧众生活区,游客止步。”
记者来到客堂,再度求见柳智宇和主持学诚法师,值班的义工答:“主持大师不方便,柳智宇这几天外出了。”闲聊中得知,此义工是东北某重点高校毕业生。
记者离开前,再次向一掌管花木的僧人求证:“柳智宇也就是圣宇师兄现在里面吗?”对方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让我很为难。”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才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rw/pinglun/0R411PH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