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散文写作中我们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优美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无需再题材上费什么气力了。这里,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
(1)、要写自己有深切感受的人、物和事。散文作家们在论及散文题材广泛时,几乎都要谈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许多感人的或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好散文,都是在对某一人、物和事有深切感受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如果吴伯萧同志不是在延安生活了八年,亲自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对他曾使用过的一辆纺车有深厚的感情,怎么能写出《记一辆纺车》来?
(2)把所写的人、物和事,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从深处去开掘其思想意义,即应能从浪花见激流,赋予“小”题材一“大”意义。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的内容是:在百草园捉蟋蟀、拔何首乌、捕鸟雀;回忆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在三味书屋时所见到的先生的严厉,学生的向往自由生活及偷偷地画画等情景。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片片段段,而这些片段,一经鲁迅先生连缀在一起,就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即通过对从百草园欢畅生活到三味书屋呆板岁月的叙述和描写,批判了封建教育的腐朽。
优美散文:白杨与人生鲁迅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六年,当时正是文化领域的反动势力提倡“整理国政”、“尊孔读经”的时候,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鲁迅先生写了这篇向封建势力进攻的很有战斗性的文章。
2、散而不乱,形式灵活
有人说,诗歌的特点是在“诗”字上,杂文的特点是在“杂”字上,散文的特点是在“散”字上,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散文的“散”,除包含无音韵、格律限制的“散”体语言(此乃散文与诗歌的区别)这层意思外,主要指的是小说、戏剧的写法方面的“散”。就表达方式说,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灵活运用。如记叙型散文,虽以记叙为主,作者作者却能随时站出来抒情或议论,有的可以抒情成分多一些,近乎抒情散文;抒情散文虽以抒情为主,却都离不了叙述和描写,有的又和议论相结合。就结构说,散文要散得开,它围绕主题和中心线索,可以时而写现在,时而写过去,海阔天空,
抒情散文精选:孤独的背影挥洒自如。所以,鲁迅先生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鲁迅全集》第10卷154页)。这写法的“散”,是散文的特点和长处。散文贵“散”不散,就写得呆板,思路不开阔。难于更好的表现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而不乱的特点是很突出的。这篇散文最后把散开去的插叙收拢到中心线索上来了。主题,像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把所有片段材料组织成一束整体。而且从头到尾都是围绕中心,紧扣题目,又是它散而不乱的原因。
3、长于抒情,语言优美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因为:(1)它形式灵活,作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随时运用抒情方式。(2)它一般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作者的叙写中,我们能直接听到作者的声音,
抒情散文精选:雪花飘情,漫天忧伤感受到他的脉搏的跳动。这两点,除诗歌以外其他体裁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散文虽有抒情散文和记叙散文之分,其实,二者并无绝对的界限。抒情散文固然应有真挚的浓厚的感情,记叙也不能没有作者的感情激荡,不同的只是前者较多直接抒情,后者大都寓情于叙述或描写之中。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的结尾是用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这是一种重要的抒情手段,运用得恰当,能起到动人心弦的作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扬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间接抒情的手段很多,如选用最含情的典型材料,与细节;恰当的安排语言,从语言的节奏里传达感情等等。
以上就是有关
散文写作的内容请参考。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