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赛的技巧
演讲比赛,首先应该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和不达目的的不罢休的顽强信念,然后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巧:
1:讲法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不要像和尚念经那样低声絮语,也不要像机关枪扫射般咄咄逼人,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一般来说,升调传达着激昂的情绪,如兴奋、愤怒、谴责、疑问;降调则表达灰暗的情绪,如悔恨、伤心、失望和郁闷等。
2: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演讲者的眼神要能“拢”住全体观众,不可瞪天看地,或盯住台下一隅,而要随时保持微笑,自然地平直向前,达到最后一排观众为止,这样既显得自然也不会让自己紧张;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再者,目光要照顾到台下两边的观众,以加强演讲者和观众的感情交流。
3:站位
演讲者应摆出方便演讲的“轻松的姿势”。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脚跟应靠近,挺稳整个身躯,切忌双脚分立,那样显得粗俗松垮。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4:手势
人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大的要算手势了。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以免分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认真锻炼,持之以恒,相信你会取得好的成绩。
演讲比赛的技巧(二)
演讲准备
1.不要指望几分钟的演讲能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述,听来要让人思考半天才能明白的词语别用,让人费解或可能使人误解的观点别说;
2.拿到演讲稿一定要按比赛时的速率试两遍,确保不超时,千万别存侥幸。
3.对演讲稿尤其是对别人写的稿子要反复读,背下来只是最低要求,你必须对稿件中的每一个标点的由来都了然于胸;
4.尽可能的预先到演讲场地,熟悉环境设施。如有可能不妨到台上喊上几嗓子;
5.搞清楚是哪些评委哪些听众;
6.预先演练好如何上下场。几步可以到话筒,在哪儿鞠躬;
7.如果话筒高度不合适,主办方安排专人调整的比赛,应在上台前就示意工作人员调整,如无专门人员调整,自己应知道如何调整,不可胡乱吹吹打打。
8.如果可以看讲稿的比赛,最好不带讲稿。一定要带,记住讲稿最好是单面打印;
9.练习用正常语调、最大的音量清楚的完成演讲;
10.别指望到时变腔变调、装猫变狗吸引人。
场前准备
11.举止务求自然;
12.愉快地接受领队教练或亲朋的鼓励;
13.比赛前一夜睡个好觉;
14.向尽可能多的听众问候,包括老朋友,也包括新面孔,对你在赛前看到的每一个人微笑;比赛时他们会还给你最宝贵的鼓励;
15.要象准备对全世界演讲一样准备你的演讲;
16.当你的名字被叫到时,慢慢的站起来,以正常的步幅走向演讲台;
17.想像一下你的恋人或你心仪已久的人就坐在台下;想想你的朋友正向你欢呼、想想你曾有的成功;
18.揽镜自顾,“画眉深浅入时无”。但这里的“时”应是演讲比赛的标准;
19.不要穿戴任何花里胡哨的服饰。花边类的服饰等会转移大家对演讲的注意力
20.把服装里的东西掏空。尤其是可能发出声响的手机或可能露出来的讲稿等等
21.别试着预先准备手势;
22.放松面部肌肉,让脸上的微笑来自内心;
23.别让头发垂到脸上;你必须给人清爽利落的形象;
24.临演说前可以含薄荷味或咖啡质的口香糖。但上台前三分钟必须吐掉,清空你的嘴巴。
25.可以做一些深呼吸;
26.自我伸展并想像你比实际要高,正在天空翱翔,俯视着大地的芸芸众生;
27.如果你的演讲被安排在午后,中午睡上一觉,会给你的精神加分不少;
28.场内正比赛,就不要还在会场外的走廊或卫生间里背稿子;
29.要尽可能的多听先讲的人演讲;
30.试着以端坐不动的姿势放松10分钟。
比赛之中
31.相信:你是在作最一流的演讲。你就是大家期待的一等奖的得主;
32.笑得自然;
33.鞠躬致意――站到话筒前――深呼吸――放松――微笑――开始把烂熟于心的讲稿讲出来;
34.用目光和观众说话,先从那个你感到最亲近的人开始,用目光告诉他,你感谢他的关注;然后,把所有的听众都当成你的大哥大姐。
35.不要忘了用你的目光和表情让评委们感觉他很重要;
36.可以用长停顿,但以不让人误解为忘词为界;
37.对场内听众的噪音点可用目光恳求他们停止,如果无效,抬起你的目光,不去管他,继续你的演讲。
38.最后的那句“我的演讲结束了”或“谢谢”,万不可说得随意,草草首场。它是你演讲中重要的台词。
39.高贵地离开讲台。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