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时间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位青年或是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而人们仍然会像今天这样凡事寻根溯源的话,那我的话题才可能有点意义。
有位家长说起孩子的小学老师上了一节“假课”,她是当笑话讲的,可我听了之后却目瞪口呆。区里要评优质课,规定统一“借班上课”——读者可能不太懂,我解释一下:即为公平起见,所有参赛教师都不能在自己熟悉的教学班上课,防止让学生配合作假——于是故事就开始了。这位老师担心在陌生的班上不好课,于是瞒天过海,仍然用了自己的教学班,她事先与学生约定:“无论如何记清楚了:在听课老师面前,我们要装得不认识,我不叫你们的名字,你们也要装作不认识我……”小学生对此感到很刺激,上课时特别注意配合老师的演出。老师呢,像是老演员了,她上课时用的是这样的语言:“刚才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下面这个问题请第二排第三位同学……哎,对、对、对,就是你……”“靠墙的那位穿绿衣服的男同学,请你……”——怎么回事,老师和学生一下子竟互相不认识了?好玩么?小学生当然觉得好玩,可能比数学课的内容都有趣。我之所以感到震惊,是某些学校的弄虚作假已经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已经完全没有了教育道德和起码的文明,这么年轻的一位教师,她是怎么学会这一套的?
那位教师因为这节课得了奖,后来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荣誉称号,可是她的学生得到什么了?惟一的可能,是四十多位学生长久地记住了这节课的滑稽!
教师上假课的后果,也许是他自己想不到的。曾有位中年人对我说过,当年他的小学老师是位名师,经常上“公开课”。她在课上提问时,全班同学都会举手,给听课教师留下极好的印象——然而且慢,这位如今已做了家长的当年的学生说,只有我们才知道谁会谁不会——老师早就交代过,不管能否回答出来,都要举手;但是举手的方式有讲究:能回答的,正常举;不会回答的,也得举手,不过,要把大拇指别在掌心……天啊,有谁能想到,那几十名小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上有这样的名堂!不过是为了职称晋升,不过是为一个荣誉称号,有的甚至只不过是为了“考评过关”,在这里,“师德”完全没有了。
还有一位名师也很丢脸,不过也许他自己根本没当回事。他成名时的学生现在也有四十多岁了,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其中有位大学教师告诉我:小学四年级,每次有人来听课,她就能吃到老师买的点心。因为每次公开课前,老师都要把班上的几个学习骨干带到家中,安排上课的表演,演练得差不多了,就吃点心。
二三十年过去了,教师教给他们的学科知识也许全忘了,但是教师的性格和“智慧”全传了下来。爱因斯坦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曾转述别人的话:“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学习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那些“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所体现的教养。不幸的是,上述那几位教师给学生传下的“习惯”,学生没有忘记。在他们刚刚睁大了眼睛注视着人间时,就看到了令他们感到“好玩”(也许一度不理解)的事,这以后逐渐是无所谓,习惯成自然,最后自己也欣然模仿并发展这种“智慧与方法”。
我对青年教师说,如果你在课堂上出了错,未必会成错事:如果你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会明白教师不是神,是和他一样活生生的人,他从这里会感悟到人应当具备的学习精神,从这里能看到实事求是的示范。当然,如果一个想依靠做假而“不出错”的教师,他给学生的错误示范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知识性的错误,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可以纠正;然而教育学意义上的“向师性”,会让有品德缺陷的教学示范,长久地烙在学生的心灵上,成为阻碍他向善的生命印痕。
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后代也这样肆无忌惮地弄虚作假,而且代代相传,那么,这个民族还能有什么希望?当然话说回来,今天的造假之风如此猖獗,能说和几十年前的社会风气无关吗?有鉴于此,我把一节假课的性质看得很严重、很严重。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