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牵红楼,魂绕黛玉
关于《红楼梦》一书,我读了不少。毛泽东曾说过《红楼梦》不读三遍,是没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当然这里的三遍必须是细读品读。笔者不敢肆称熟读《红楼梦》,但有一点还是可以狂妄的肯定的,那就是自己对《红楼梦》绝对是如痴如醉的迷恋!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般痴恋,真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红楼”。或许真是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黛玉,深深的吸引我了罢。说实话,凡是红楼中的妙龄少女,个个都是才貌双全,这也是为何宝玉身边美女如云的原因。但令笔者倾心的是,宝玉同我一样,唯独对黛玉情有独钟。但话又说回来了,痴恋红楼,绝非单单因为一个角色,一个人物。比如说孙二娘,《水浒》中的巾帼英雄,这也是我甚是欣赏的一个人物,但我对《水浒》一书,并无太多个人感情,顶多是以后人的目光,瞻仰前人的文学,并学之精髓,用之精华。可对红楼,我实在是投注了太多的个人情感。读小说的人都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无意中把自己当做了其中的某一个人物,比如我,我把自己看做了黛玉,以致我常常产生错觉。不过脱离红楼,回到现实,我依旧是有黛玉的踪迹,哪怕是一丝。
我佩服曹雪芹,也是感谢曹雪芹,更是对曹雪芹额手相庆。《红楼梦》中,对黛玉这一人物,可以说曹雪芹也是倾注了太多感情,否则他也不会大笔墨的把中国女子身上的灵气,诗情,超凡脱俗,丰富优美,多愁善感集于黛玉一身。黛玉的诗情才华也是深深令我垂涎,正如王昆仑先生所言:宝钗的一生是在做人,黛玉的一生是在作诗。如果说曹雪芹先生把《红楼》欲写成一部诗歌的王国,那么黛玉则是这王国中最为璀璨的一个明珠,也可以说诗就是黛玉的灵魂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没有了诗,则没有了黛玉,换言之,《红楼》也就少了一处精髓。
《红楼梦》中,黛玉无疑是悲情的,坎坷的,可以说除了在她的诗的领域里,自己是主人之外,她就是个多余的角色。贾府没有她的立足之地,寄人篱下的痛苦和无处诉说的悲运,只能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歌也抒发自己的心事了了了。说句实话,或许就是自己投入了太多了个人情感,所以对于《红楼》有了些许偏激的想法,以导致于自己独爱黛玉,犹恨宝钗的局面。与其说是痴恋《红楼》,不如说是甚爱黛玉来得更是合适。但回首想想,若是没有《红楼》,岂有黛玉之说?若是没有黛玉,《红楼》岂有著作之称?暂不说自己为何犹恨宝钗,但对黛玉,《红楼》,自然有我自己的见解。曾经也上网查过关于解说《红楼》,或是解说黛玉的文章,就连《百家讲坛》解说《红楼》,我都未放过。文学各界人士,对《红楼》及其中的人物,都是解说的相当透彻,也不乏个人的独特见解。反之,笔者亦是如此。我之所以梦牵《红楼》,魂绕黛玉,原因有三:
一,《红楼》中的笔墨运用的是相当诗韵,中国四大名著中,可以说就《红楼》既是古典文学的先驱,更是诗情才韵合并的史诗。因为我甚爱古典诗词,品读《红楼》不仅欲要参透故事人物的心理,更是投注在诗词运用这一块;
二,黛玉是《红楼》中,最为有才的一位,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且又学识渊博、气韵风流,其品貌才情可以说无人能与之相比肩,清代红学家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便称赞她道:“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脂批说林黛玉是“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钗裙”。自然,这也就成了笔者对黛玉如痴如醉般的迷恋,一是她的才,二是情,三是貌,四是身世,无一不令我醉生于尘世。
三,《红楼》与黛玉相结合,就彷如是花与叶的同生。没有花,叶再美,顶多充当盆景,绝无令者心神向往;反之,花再美,光秃秃的一支,最多是眼神一瞟,不会驻足细赏。中国的古典小说甚多,其中不乏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比比皆是。如《桃花扇》,《西厢记》,《镜花缘》(正在品读中)等,但没有一部像是《红楼》这般令我痴醉(否则我也不会面对全是文言文式的《红楼》,也是奋然前进。)。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
《红楼》不枉为四大名著之首,不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誉为花魁。同时,黛玉也不枉为《红楼》之最,真真绝倒天下钗裙!如今,离红楼的年代,与黛玉的梦,已是无法的逾越的,更是无法穿越的。但今天,用我们的目光,我们的思想,去品读曹雪芹先生的心,品读《红楼》的精髓,品读黛玉的灵魂!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