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写作
下面是有关新闻报道与写作的内容:
新闻报道的原则:真实、公正、准确、客观
追求真实原则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
1。涉及的所有事实要素必须真实。
2。新闻报道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状况的本质真实。
三、新闻失实的原因
1。目的性失实
2。技术性失实
四、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与方法
1。坚持展现事实
2。注意报道的全面性,不可偏听偏信
3。严禁主观想象
4。坚守核实原则
5。标注新闻来源
6。报道要准确
公正报道原则
一、公正性意味着什么?
完整:不得遗漏新闻中的重要或有意义的事实;
相关:不得用不相干的信息冲淡重要的事实;
诚实:不得误导甚至欺骗读者;
无偏见:不得把个人的情感和偏见掩藏在那些含有褒贬意味的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如“称”、“承认”、“资深的”、“受人尊敬的”等等;
简洁:简洁清晰的报道能得到最广大公众的理解,不使用套话和行话;
再一次问自己:“我的这篇报道真的做到了公正平衡了吗?”
二、叙述框架与公正性
每条新闻都有几个叙述框架,选择那种最公正、最全面的框架;
不要用自己的偏见和信源的偏见妨碍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注意新闻报道的多信源。
新闻的叙述框架最终是由记者、编辑和政治家们决定的。这些新闻的建筑师们与新闻节目、报章杂志的消费者们好似串通一气,他们就什么样的故事最终成为新闻有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准确报道原则
1、保证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5W,1H
3、每一个细节都要准确:
人名
地名
组织机构名称
餐馆、咖啡厅、网吧的名称
年龄、年份、性别
直接引语、数字
4、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客观报道原则
1、客观地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
2、使用直接引语
3、交代消息来源
4、报道新闻的全貌
5、记者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
6、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
7、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
8、全面解释新闻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