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元音字母:a、e、i、o、u、θ、u。其中o、u、e、u、的音位在察哈尔和卫拉特口语中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完全可以按各自的口语去认读,在字母中确定这七个元音体式就行了。
说明:a.由于受到书面语后面音节中元音的影响,蒙古书面语词第一个音节的短元音变成前化元音“攓œ”。笔者参照托忒文字的写法,解决了在新文字中标记前化元音的问题。
其例词:arbin(ærbn,许多),amin(æmn―生命),horin(xœern―二十)等。
b.蒙古语阳性和阴性元音字母不能混用在一个单词中。这个规则,称作元音和谐律。
2.长元音:aa、oo、uu、ii、ee、oo、uu。例如:aab(a:b―父亲),eej(e:j―母亲)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拼写单词或名词时不能混淆长元音和短元音。否则会改变词义。例如:将eem(肩膀)写成em(药)的话,其词义就不同了。蒙语长元音和短元音有区分词义的作用。
3、复合元音:ai、oi、ui、ei、ui
蒙古语复合元音由不同的两个单元音连起来发音而构成。例如:ail(æ:l―村户),eim(iim―这样),teim(tiim―那样),hoino(hœn―后面),nohoi(狗),hoitonjil(hœtnjil――后年)等。
4、基本辅音字母:bcdghj(dз)klmnpq(tf)rstx(f)y(j)z(dz)ng(η)
5、借词辅音:fvwzhchshlh()khgh。例如:wangzhongying―汪仲英,dawaa―达瓦,dawut达吾特,wat(w)―瓦特;volga―伏尔加河,vena―维也纳,volt(v)―伏特等。
(3)zhzh,chch,shsh都是舌尖后音,只用于汉语、藏语、印度语借词和人名、地名的书写。
(4)lhlh()―舌尖送气边音,藏语的音。例如:lhasa(asa)―拉萨、lhamu(拉姆)等。
(5)khkh(k)―舌后面塞擦音。主要用于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等民族人名的书写。例如:khadir(卡迪尔),khasimian(哈斯木江),khahar(卡哈尔),ghani(γæni―艾尼)等。
说明:(1)蒙古语的大多数辅音都有硬音或软音。因此,在蒙语中还有部分辅音和谐现象。就是说,在说话或书写书面语时,硬辅音与硬辅音和谐,软辅音与软辅音和谐。
(2)为了便于国内国际计算机应用,采用了各国采用拉丁字母时沿用的变通法(即形似音非,例如,x字读音f,不读作艾克斯的音;一字双音,例如:c字,汉语和德、波、捷克等国语读作ts音,美、英、加等国语读作s或k音;双字结合(即khgh)等形式和加附加符号(即θu)的方式,从26个拉丁字母中派生出θung,zhchsh,lhkhgh等两个元音字母、一个辅音字母(ng)和六个音标。
(3)在英、美、法或国际音标中,q发kyu或ky音;x发ha或εks(艾克斯)音、j发dзe或зi。为便于蒙古族中小学生和年青人学汉语,笔者给qq、xx、jj辅音,都赋予它们以tf、f、dз音。过去设制的维吾尔新文字中,(《汉语拼音方案》中的)q和x辅音也被读作tf和f音。比如:qakar(仆人),xagirt(徒弟)等。
(4)考虑到使用国际互联网之方便,有时就要采用国际通用拼音方法。如:在书写蒙语e-mail或电报时,将x(f)改用sh;将q改用ch。例如:sharma(夏尔玛,印度人名),chagdar(藏族人名)等。这种写法,一般在新蒙文中不用。
(5)除用于书写借词和外语名词的zhchshfvwlhkhgh这九个辅音字母外,b、c、d、j、k、l、m、n、p、q、r、s、t等拉丁字母的读法,都赋予它们以蒙古语音色彩。只有g、h、c、z字母有两种读音(即当书写蒙古语名词时,就表示蒙古语的γ、x、ts、dz或dз音;当书写借词或外来语名词时,就表示外来语音)。例如:gar(γar―手),har(xar―黑),cag(tsag―时间),zam(dzam―道路);gangbi(钢笔),guangdong―广东,tehran(tehran――德黑兰)等。
(6)过去,国内外学者在创制拉丁新文字时,为了使新文字一音一字,就采用了戴小帽子(即^c^s)、穿小鞋(即çskh),系腰带(即θu)的办法给26个拉丁字母增加了几个字母。这种一音一字的新文字,人们认读很方便,但写起来不太顺手;还有一个弱点是,用这种新文字写的e-mail或电报,英、美、俄、法等国的电脑设备无法接受。在信息化时代,多创制一个字母,其利少弊多。所以,笔者在设制该新蒙文字母时,采用了西方学者沿用的变通法和少加附加符号的方法。由于拉丁字母符号中的öü写起来不快,所以,采用了θu两个元音体式。
(7)该新文字的大写字母使用法,连写和分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法都与《汉语拼音方案》和托忒文相同。(将来在该新文字蒙文书中都要详写之)
总之,新文字不但能准确记录蒙古族书面语和外来语名词,而且操不同方言土语的各地蒙古人在使用该新文字时,也可以各取所需。比如:“zam”(道路)这个名词,内蒙古察哈尔部人按自己的口音把它可以读作/dзam/;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人也可以把它读作/zam/;而巴尔虎一布里亚特蒙古人按自己的口音把它读作/dzam/等。
二、该新文字正字法原则和书写规则
我们设制的蒙古语新文字正字法和托忒文字一样,按三个原则拼写蒙古语基本词汇。
1.语音学原则:它按书面语说法能拼写绝大多数蒙语基本词汇。这种拼写法叫做语音学原则。例如:hari(回家,异)、harisankumun(回去的人)、emgen(老太婆)、(obogon)(老汉)、ir(来、刀刃)、terseneder(生日)。(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
2.形态学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要求人们区分同音异义词的写法。例如:eme(女性)与em(药)这两个词是同音异义词。所以,在托忒文字和新文字中书写的eme之最后元音e有区分词义的作用。ereeme(erem―男女),gadar(被面,外表)与gadara(藏语借词―洗脸盆)。这些词的e、a是听不出来的模糊元音,但有区分词义的功能。
3.传统学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按久用成习的习惯写法书写基本词汇或名词。例如:yabuh(jobx,走),surguuli(surrvvl,学校),uiles(uuls,事业),bars(口语里说bar,老虎)等。④
另外书写借词和外来语人名、地名时,要按“约定俗成”和“名从主人”的原则拼写。例如:
a.约定俗成的原则:beejin或beejing(beijing―北京),parji(paris―巴黎),mayuuz(马褥子―马鞍上的褥子),loobong(luobo―萝卜),zimai(zhima―芝麻),seez(shaizi―筛子)等。(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