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名从主人的原则:maozedong(毛泽东),dengxiaoping(邓小平),jiangzemin(江泽民),tohtihanbuwei(托乎提汗?布维),zetkinklara(外国人名),plato(外国人名),wilhelm(外国人名),britain(外国地名),odessa(外国地名),franc(法国),canada(加拿大),gwiana(圭亚那)等。
此外,有关蒙古语语法名词变格,动词使役态后缀,名词复数变格等12种变格的附加成分及其后缀,将在该新文字和托忒文字的比较读本中要详写。
总之,《关于<蒙古语新文字方案>的初步设想》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是很好的。比如:字母形式与蒙古语言的配合、字母名称、顺序、体式、音素拼写法(包括名词变格写法)、音节的移行、拼音电报等。都可以说是充分考虑蒙古语特点,同时又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和国内国际互联网上的使用相衔接的。
三、关于创制蒙古语新文字的思考
20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原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同志和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维、哈、汉等民族的语言文字专家学者根据毛主席、周总理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指示创制并推行了拉丁化的维哈新文字。可是到了八十年代初,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又恢复使用了维哈老文字。新疆蒙古族350多年来一直使用托忒文字(即一音一字的明体表音文字)。在这过程中,特别是解放以来,托忒文字的正字法也进一步完善了。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在新疆蒙古族群众中逐步推广胡都木文字的决定。由于该文字正字法不科学;在书面语中发音与写法不相同或写法相同而发音不同的现象触目皆是,因而书写和认读都难,人们只好连读带猜。人们经过比较和思考,议论道:“还是咱们的托忒文字好啊!”。还有不少人建议:“为适应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需求,干脆创制拉丁新文字,从小学开始学它八年就行了。因为,先进的文字最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等。说实在的,现在,蒙古学生学老蒙文难,蒙古族群众认读和理解老蒙文书刊内容难。
回顾我区文字改革工作进程,我认为,经验和教训有三个。第一,文字改革的方向必须符合语文文字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第二,中央、地方的主要领导者和主管部门的领导者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大力推行方向正确、人民群众认读和书写方便、能适应信息联网的新文字方案。科学的东西,包括先进文字,刚开始时,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所以,领导者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第三,至于两种或三种传统文字的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不要搞统一老文字的事。就拿托忒文字和胡都木文字的统一问题讲吧。近20年以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不但无法统一反而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老文字的[1991]32号文件精神,执行从他们的语言环境出发的方针,坚持对当地民族群众方便的原则(即托忒文字对新疆蒙古族群众认读和书写很方便),对托忒文字只能进行必要的改进,不能以胡都木文字代替它。
1993年9月初,阿勒泰的一位名叫明彦的老支书对我说:给我县蒙古学生教胡都木文字,还不如给他们教哈文有好处,最起码他们能搞乡政府的秘书工作。现在,实践已证明:在新疆蒙古族中推广老蒙文,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效果很不好,群众意见越来越多;影响了团结;从托忒文字退到比它更老的胡都木文字。这种文字改革本身又不符中央关于文字改革的原则。我们要吸取上述教训。
由于上述原因,笔者以本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设制了蒙古语新文字字母。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文字不是文化的本身,而是文化的工具。把老蒙文字母改成拉丁化的新文字,决不意味着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为促进本民族新文化发展而创制先进文字。从老蒙古文字到托忒文;从托忒文字到拉丁新文字的文字改革是一种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蒙古文字拉丁化是蒙古民族现代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使用拉丁文字对编写、翻译工作和双语教学也会带来很大方便。在双语教学中,凭借该新文字学母语准能打好良好的基础。“一般的说,母语水平愈高,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愈强。这是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反复证明了的。”⑤因此,全体蒙古族人民会支持这具有实际意义的新文字。⑥*我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提出意见,使它更加完善。
结束语: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创造的结晶。在他们的文化交流中文字确实超过文化载体或桥梁作用。21世纪是计算机信息化时代、是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时代。因此,我们要考虑更大地发挥民族文字的载体功能和社会效益问题。新疆有十三个民族,他们当中的维哈蒙可锡等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老文字。比如,蒙古文字比起拉丁文字有它的不足之处,对计算机联网不太适应。因此,我们面临着语言文字现代化、计算机编辑、双语教学、信息网络化等,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沟通信息等紧迫任务。而要实现上述任务。我们首先要靠汉文或《汉语拼音方案》掌握现代化知识。这是大势所趋,只能因势利导。其办法就是自治区有关部门和蒙古族领导,家长要让蒙古族中小学生学好拉丁化的新文字。这种办法,对双语教学有很大好处;对民考汉的蒙古族年青干部和知识分子学会本民族语言也会提供很大的方便。
江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他指出:“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⑦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最初只有20个,后来,根据不同国家或民族语言的需要,增加到26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我希望国务院语办、教育部、国家民委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织专门家讨论,并在《汉语拼音方案》中能增加“θüη”三个音标,用来拼写少数民族人名地名或方言土语等。这也是语言文字方面的创新。这θüη三个字母除不少阿尔泰语系民族所熟识外,比起“öüng”字,写起来顺手而简便。其他几个字母(æ、gh、kh、lh等)完全可以按拉丁字母变通法去解决。这样做,没有什么难点。据北大方正公司有关专家讲,只要上级部门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增加上述三个音标,那么他们马上可以在计算机键盘上增设θüη字母按键。如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而且我国计算机的社会效益会大大提高,其国内国际适销性更大了。(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