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诗歌写作
小学生诗歌写作有关内容如下:
只有经常阅读,才能真正体味出蕴藏于诗中佳妙的诗美来。诗歌能给学生激情,能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与知识,同时发展语文能力。尝试对联与创作诗歌,引导学生发现、欣赏它的美,并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才能让学生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
1、激发兴趣,诵读品味。
累积学习诗歌百余首,适当渗透诗歌格式讲解,积累感性诗歌经验。了解相关创作知识(不强求平仄、压韵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
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诗歌写作入门读出意境。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读后谈感受。一是要准确理解诗歌教学的美育价值所在,把握其精髓,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明确学生对学生诗歌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教师的讲解。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再引导学生诵读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悟作者夸张、想象手法的运用。接着欣赏了李白的《夜宿山寺》体会“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充分体会作者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仿写。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居然写出了两句:“天上雨点大如斗,地上水流似蛟龙。”“会议室内千万人,喧哗声传八千丈。”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完整地欣赏诗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有充足的欣赏时间、有宽松的心理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现代诗歌写作技巧惟有这样,才能真正组织好诗歌的教学活动,让诗歌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
重点在于如何使被动阅读动机转化为主动阅读动机,营造了诗教艺术氛围创设下的教育情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诗意与活力。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品出诗歌的意,悟出诗歌的情,读出诗歌的韵,“天然去雕饰”。就在学生如火如荼的背诗热潮方兴未艾之时,不失时机地将赏诗融贯其中,使学诗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课堂,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场,更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言无忌”之地。教师应怀有宽容、赏识的态度,允许、鼓舞答案的百花齐放,思想语言的争奇斗艳,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环境,孩子才会越来越会学习诗歌。如再学二年级下册四单元四课《祝寿》学生对上一节的最后一句话“送上儿孙一片情”产生了分歧,有孩子说:是孙儿自己写的对联应把“儿孙”改成“孙儿”还有“一片情”不如换成“情一片”更能体现出情深;
如何创作诗歌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在写一写为亲人祝寿时的心情和场面。其次,教给技巧,指导欣赏,增进对诗歌语言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夯实基础,炼字用词有选择地讲一讲,它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等,其中加点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朗读要处理好句中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至于体裁、格律知识,要略讲得通俗易懂。
2、围绕主题,重视编排。天高方可任鸟飞,只有让学生有大容量的诗歌阅读,才能让学生的诗歌创作语言绽放出奇葩,随手拈来,灵思倍涌,在广阔的诗歌天地里驰骋翱翔。诗歌数目又较为繁多,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特性和表达,在内容上选择较为浅显的优秀诗文进行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的优秀推荐篇目,学校推荐的优秀诗文诵读篇目,
现代诗歌写作同时分成各个系列,让学生尽快了解到诗歌创作的各个层面、写诗角度与方法。如四季系列(春夏秋冬),山情水意系列,送别系列等。
例如{送别系列}
A、《送窦七》王昌龄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B、《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D、《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冲发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E、《送别》隋朝民歌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F、《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诗歌阅读日,营造氛围。
大量阅读诗歌阶段,重在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英语诗歌写作让学生亲近诗歌,积淀学识。我们在每天早上设立一刻钟“诗歌阅读课”,开辟了诗歌阅读日,周二将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阅读有机结合,通过四人小组等形式使不同程度学生阅读和交流自己喜欢的诗歌。营造了浓厚学习诗歌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号召。
4、创造机会,学以致用。
用,是证实学习诗歌的最好方式。用的方式很多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举办了诗歌小报比赛、专题诗歌黑板报、诗歌朗诵班队课、诗歌集子、诗歌趣闻、特别是学校的《蜗牛诗报》定期刊登出版学生的作品等多种活动,吸引了学生对诗歌的关注。
平时课堂上,学生有时能用诗歌来回答或附带解释问题,教师都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诗歌的写作手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学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诗人。
学生诗歌作品评析:
追求平等(浙江省杭州市求智小学杜甜甜)
时钟里有三根针,
滴答滴答,走得很准。
没想到,一天
它们竞闹起了矛盾。
时针很愤怒:
“排行我最大,为什么个子小得跟地位不相称?”
叹息逝去的精彩
分针不舒服:
“为什么最漂亮的红衣衫给了最小的秒针?”
秒针挺委屈:
“没看到,最小的我要跑最多的路程?”
于是,它们要追求平等——
一样长短、一样颜色、快慢不分。
理想实现了,
可是,时问被搅得一片混沌。
主人十分恼火,
啪——把破钟往垃圾箱一扔!(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