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事物的认知量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配比达到了最佳程度,不光有一套较好的能与外界交互的神经网络系统,而且神经网络还保留有发展的余地,即还保留有一定的可塑性。
中年,无论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认知量已基本确定,网络的结构已日趋复杂化,在一些局部,需要修改的或是新建的神经链路对空闲神经元的需求也已日趋紧张,使得我们的认知速度逐渐减慢。
老年,在许多的神经网络区域,空闲的神经元已开始满足不了认知的需求,另外因为无法认知新的事物,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也开始下降,连带的相关神经区域得不到激活,神经链路的健壮性开始下降,以至于一些神经链路解体,伴随的就是认知量的下降,即健忘等等现象,并且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发展下去……。
五、后记
为了能清楚的阐述它的运行机制,同时也是为了验证这套理论,根据前面所提到的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及组网方式,我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了虚拟的神经网络系统,2000年软件完成了调试,并得到了很好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现代科学育儿答疑》(0-3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陈守良等,《人类生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陈阅增等(1997).《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苏珊·格林菲尔德,《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
5陈宜张《分子神经生物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年2月
6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8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小江译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