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6-07 字数2687字 点击: 次
四、主动探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织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引领幼儿亲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实验验证、记录信息、结果讨论的过程。它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幼儿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幼儿尊重事实,乐于探究和创造的科学品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都说明了儿童学习是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只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
我们常说幼儿是小小的科学家,但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能善于捕捉幼儿关注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幼儿进入探究情境。因为兴趣是幼儿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动力。例如:值日生对给自然角的金鱼喂食很有兴趣,我们利用这一活动,创设问题,启发幼儿探究金鱼吃什么?引导幼儿进行推测与讨论,鼓励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把不同的食物喂给金鱼,用符号、图画、表格、照片、文字等多种适宜的方式记录探究的过程。金鱼吃了什么,没吃什么。再通过讨论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我们还把黄豆分别放在水里、沙子里、土里,让幼儿观察其长势,看看哪个长得快,并隔几天将记录的结果粘贴起来。我们在幼儿每天的值日生、自然角、种植园地、饲养角和天气预报工作等日常生活中,挖掘其中的科学教育价值,引导幼儿探究。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与探究时间,不要过分干扰和限制幼儿的行为,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幼儿觉得才有安全感,感到被尊重、被关怀,因而才能真正大胆地尝试、探究、发现和创造。
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态度、情感、能力是幼儿科学启蒙的教育目的。
《纲要》科学教育的目标中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教育活动所蕴涵的价值已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充满了千奇百怪可供人们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教给孩子有关周围生活中易懂的、简单的知识和定义,这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幼儿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科学启蒙教育搞得这样枯燥无味,真是得不偿失。因而激发幼儿不竭的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他们的科学意识与能力才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获得他们需要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精神,使幼儿的科学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一次,中班自选游戏活动中,东东的电动汽车不走了,这可急坏了他,小朋友都和他来想办法,他们把汽车翻过来,转过去,找原因,结果发现是电池没了。于是,他们把电池篓搬来,看见里面有这么多的电池,我没有告诉他们安装电池的方法,而是对他们说:“这些电池怎么安装?你们试一试;把你们实验的方法记录下来;看看哪种方法有用。”幼儿的兴趣上来了,他们开始了探究,只见他们边操作边讨论,边想办法,没有一个闲着,也没有一个在打闹,有时他们装反了,有时电池的型号不对,有时成功了,但他们并没有满足,还在尝试。在操作中他们发现了电池两端的秘密,中间没有老师的说教、演示,只有教师提供的电池、问题。幼儿在看、听、摆弄、讨论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老师所期盼学到的知识。
我们发现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jylw/0Q411634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