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这种对清教的批判态度也在对伊本和爱碧的情感经历的描述中表现出来。伊本和爱碧的爱情悲剧除了外部老凯勃特的原因外,根本还在于他们自身。他们自身的矛盾冲突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先来看一下伊本。在伊本出场时,剧本是这样介绍的:“一双带有挑衅的黑眼睛使人联想起丁头被困的野兽。每天对他都是一个牢笼,他发现自己被困在里面,却又不甘屈服。他身上有着一股凶猛的、被压抑的力量”[5](P195)。这种力量就是他的自然本能—情欲。这种情欲是被压抑的,压抑者就是他所处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清教气氛。这种清教气氛如此之浓,甚至已经渗透人他的骨髓中了。这在剧本中他的两个哥哥—彼得和西蒙经常说的,伊本像老凯勃特一样“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他和老凯勃特是“狗咬狗”中得到启示。同时,伊本自己也说过:“还得造围墙—石头上堆石头,不停地垒着石墙—一直到咱们的心也像石头一样冷了,硬了,墙越垒越高,咱们也被围在里面出不去了”fs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这个石头农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无法摆脱那种清教精神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伊本就是一个情欲与清教精神的混合体。很好地体现了这两者统一的是,伊本时常不忘他的母亲,时常感觉到母亲的存在。首先,一想到母亲,伊本就想到农场的继承权问题,这可为他身上清教精神的一面,表现为对物质的追求。其次,按照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男性的第一个性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这也就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伊本时常想起他的母亲不能不说是一种性冲动的记忆。这也可在他与爱碧发生关系时,爱碧借着当时伊本神智有所模糊而故意充当伊本的母亲这一点看出来。只是,从此以后,伊本性冲动的对象从他的母亲转移到了爱碧身上(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爱碧身上清教精神和情欲的统一也很明显。首先,她嫁给老凯勃特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农场。当她初到农场时,剧本就写到了她的贪婪,“我的田庄,我的家,我的厨房”的话语将她身上的清教精神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身上情欲的一面则突出表现在她对伊本由诱惑到真爱的转变过程中。
当两个同是情欲与清教精神统一的人结合在一起时,两人的情欲虽可得到暂时满足,但是清教精神要求的对金钱的追求必然造成两人的矛盾。伊本和爱碧情欲的结合就是他们的孩子,追求农场继承权的斗争也同样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为了解决彼此的矛盾,对伊本产生真爱的爱碧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田产的纠纷也伴随着孩子的死去而解决,两人又走在了一起。但是,孩子的死去也是对他们情欲的一个否定。如果剧本以爱碧和伊本接受法律的制裁结束的话,那么,这部悲剧就跟黑格尔所定义的悲剧相似了。但是,在这之后,奥尼尔又加了这样两个情节:一是,凯勃特对即将被带走的伊本流露出嫉妒的神色;一是,当伊本和爱碧出门后都虔诚地望着天空说,“真美”。奥尼尔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原因的,在他看来,一种实际的、简便可行的宗教信仰远比黑格尔的抽象的“永恒正义”观念对现代人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前者更直接、更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也就更容易被接受。而且,作为一种疗救方式也更理想。
在剧本中,天空实际上是有象征意义的。老凯勃特、伊本、爱碧、彼得和西蒙都曾望过天空,并且都说过“真美”。在此,天空代表着天堂。这一点从剧本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在剧本中,彼得和西蒙曾有过这样一段谈话:
彼得:在西部有金矿,西蒙。
西蒙:(仍旧迷恋于黄昏的落日—茫茫然地)在天上。
彼得:是的—也可以这么说—要是能到达那儿,一定能找yIJ金子的。(兴奋起来了)金子在天上—在西方…...}S}}P196-197)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彼得和西蒙是将西部与天空混同的,原因就是西部和天空都有金子。为什么天空中也有金子呢?可能的解释就是,在此天空有着象征意义,天空象征着天堂。因为按照基督教的说法,天堂是“黄金的国度”。同时,按照清教的理论,人只有在尘世中获得足够多的财富,才有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从而升人天堂。彼得和西蒙到西部去就是为了寻找金子的,而且相信一定能够找到,这样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进而升人天堂。因此,他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将天堂与西部混同。这样,伊本和爱碧最后虔诚地望着天空就可以理解为他们都虔诚地信仰了上帝,饭依了宗教。这也可以解释老凯勃特为什么会妒忌他们。在老凯勃特看来,伊本和爱碧是不能进天堂的,因为他们都没有“恩典记号,’(金钱),而自己有。但是,现在,当自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也只是又从头开始(金子没了,他不得不重复自己以往的工作)的时候,伊本和爱碧也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并且开始了他们的“天路历程”。只不过他们所走的路与凯勃特不同,更像是天主教徒的“天路”。
基督教认为,“圣礼”是耶稣基督亲自制定的礼仪;是为了让上帝与人得以永远借着基督的身体—教会保持一体,而建立的制度,通过举行“圣礼”,可以使信徒得到某种神奇力量—“恩宠”和“保佑”,只要诚心领受,就能获得。另外,“圣礼”还被教会看作是巩固教徒的宗教信仰,以及发展壮大教徒队伍的重要方式。而天主教与新教(包括清教)在“圣礼”方面是有所区别。天主教的圣礼有七个:洗礼、圣体礼(圣餐礼)、坚振礼、告解礼、终缚礼、神品礼、婚配礼。绝大多数的新教只承认前两者,即洗礼和圣体礼。告解礼(Confession忏悔)源于3世纪基督教会内发生信徒退化而改信异教,或对基督教不诚的现象,教会因此规定了“忏悔制度”。举行告解时,信徒单独向神父告明对上帝所犯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父对信徒所告诸罪应指明补赎方法,并为信徒保密〔}7c}-6>>。奥尼尔在他的许多剧作中就是通过人物直接或间接的进行“告解”(忏悔)的方式完成人物的宗教饭依的。如果说在奥尼尔的另一部剧作《无穷的岁月》中,主人公约翰·列文是直接跑向教堂进行“告解”,并完成了宗教的饭依的话。那么,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则采取了象征的方式使伊本和爱碧完成了天主教的板依。如前文所指出的,天空象征着上帝、天堂,在剧尾伊本和爱碧两人虔诚地望向天空,无异于约翰·列文在教堂中的痛彻的忏悔。而他们的补赎方法就是两人共同主动地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