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与现代文学研究
摘要: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最直接并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价值评判。实质上也是对国学与“五四”新文化及现代文学关系的价值评判。国学与新文化及现代文学并非如一般所理解的是二元对立的。它们都有着民族救亡与民族振兴的强烈的政治功利理念。目的都在于陶铸人的现代魂灵,重新构建文化现代化的价值系统。
关键词:国学:现代文学;价值理念;陶铸魂灵:调和融汇;文化现代化
自西学东渐以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最直接的且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们也因此成为探索和争论的焦点:无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还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体制变革: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文学的诞生发展。还是几次国学热的兴起。无不涉及到对这两个问题的价值评判,而对这两个问题的价值评判。实质上也是对国学热与新文化及现代文学关系的价值评判。
一、国学热的文化背景伴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浪潮.一些“文化全球化”论者也奏响了他们的音调,在他们看来。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西方学者的文化全球化的核心乃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这种西方文化是主.其他民族文化是(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仆的音调,理所当然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反弹。而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文明的中华“国学”.更是文化全球化音调的强劲反弹者。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国学确实越来越热:从诸多部门纷纷建立国学研究机构。到专事国学启蒙的私塾的恢复;从对古典文化名著解读的强劲的大众传播.到对“五四”以来的文化与文学的重估与评价.无不显示着国学热的强劲态势。
无庸置疑,中国当下的国学热。并不是复古派式地固守传统文化,而是在当下的新的世界格局中。以新的历史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阐释和光大传统文化中至今仍然鲜活的生命体.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整理.既使中华文化光耀于世界文化之林.又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提供参照。当下的国学研究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除了政治经济及人的“物化”与异化等因素外。它主要是对文化全球化的反弹。当下的国学研究者们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和弘扬是无可非议的.他们对构建新的精神文明也是功不可没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审视和宏扬传统文化时.往往过多过高地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长处与优点.也过多地看到西方文化的短处和缺点.如同文化全球化论者有着扬西抑东的理论偏颇.国学研究者们总体上也陷入了扬东抑西的思维模式中.他们虽然并不全然批判和否定西方文化,但在振兴、捍卫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旗帜下。
他们不仅把批判的矛头对准现代西方文化话权霸语.甚至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纳.特别是“五四”新文化及其所产生的现代文学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在他们看来。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彻底反叛的全盘西化的运动,是国人自觉吸纳西方文化的主要源流.因此,要消除西方文化的霸语权。就必须重新全面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五四”以来对西方文化的吸纳价值重新进行评价,如若不然.就难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当然也就难以振兴和弘扬民族文化。应该说当下的国学研究者们关于重新审视和评估“五四”以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纳有着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为人类总是在不断总结和吸取先前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以进步和发展.但他们把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吸纳看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严重障碍.把“五四”以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似这种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审视和评估.实际上已否定了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对西学的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影响和颠覆了“五四”新文化及其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影响着它们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方式”删。我们认为,面对国学热语境中的“五四”新文化和现代文学研究.必须站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只有将它们置于我国具体的时代需求和新的世界思潮的有机融铸中.才能真实地科学地展示其意义和价值。
二、二十世纪前期国学热的起因“国学”作为近代意义的新名词新概念.最早是从El本移植过来的.意思是指与西学相对的本国故有的学问或文化。然而究竟什么是国学呢?有的认为国学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有的认为国学应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精华。国学大师章太炎主要从经史子集的范围来论述国学:钱穆则主要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来阐述国学:而胡适则把国学视为“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学界大师的国学观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不相同还将继续下去。但从文化的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来看,他们的国学观却都有着极强的功利性。近代中国以来几次出现的国学热潮无一不与民族振兴和民族自救有着密切的关联。自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改革的先觉者们就一直处于中西文化矛盾的撞击中。西方先进的器物使早期改革的先觉者们看到了振兴和强盛国力的必要性.但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又使他们对除器物的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排斥性:无论是薛福成的“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还是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乃至洋务运动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无疑都代表了戊戌变法前改革先觉者们共有的主体思想。是的,戊戌变法失败前的改革先觉者们主要是从文化的物质层面来吸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未意识到西方文化的精神层面、学术层面及政体方面对民族自救和振兴的重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表明了“中体西用”不可能挽救和振兴中华民族。宣告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失败。改革的先觉者们从失败的教训中.扩大和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研究视野.较为全面和客观地审视中西文化之优劣:“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正化之极则”。阁在严复看来,作为曾经辉煌的中华民族之所以日益落后衰败.其病根便在于厚古薄今。把“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婀。而西方强盛的关键在于在“力今以胜古”理念的指导下.讲求人的民主、自由与平等:“西之教平等”。“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正是对西方文化较为全面的重新审视.使辛亥革命前夕的改革先觉者们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们不再束囿于器物的更新创造,而是更加注重国家体制、人文观念、思想理念的变更。在先觉者们看来。人是社会的构建者.国家之强弱富贫主要是由人的因素决定的。西方人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及力今胜古的观念.使他们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然都充满了革故更新的蓬勃朝气.他们的国力也因此而“日进无疆”。因此。要拯救和变革积弱落后之中国,就必须用新的人文观念去启迪和开发.陶铸国人的现代魂灵:(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