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软件资源中声音媒体使用不当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其中第一个要素是指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教育软件中声音媒体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促进学习者情感投入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当讲解《虞美人》这首词时,配上古筝乐《高山流水》能极好烘托凄楚的意境,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亡国的思念和满腔的哀愁,从情感上感染学习者的情绪,引导他们全身心地融入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境中。然而,有些多媒体课件制作者认为,既然是多媒体课件,就必须体现它的“多媒体性”。
因此,出现了很多为“多媒体”而设计的课件,不管实际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总会加入一段背景音乐、解说词或音响效果。还有一些加入了背景音乐的课件交互性不强,背景音乐声很大且不可调,盖住了教师讲课声,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刺激了学生的(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听觉器官。此时的背景音乐就不是辅助教学,而是对教学的干扰和学生听觉系统的伤害。
(四)认知负荷过重教育软件因其数字化和多媒体的资源优势,能够整合多种媒介,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教育软件的优势特点而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重。以多媒体课件为例,一般来说其设计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却往往忽视了学习者有限的认知资源和过量信息加工的矛盾。课件中,图、文、声、像一并出现,但是有些信息是无用或冗余的。可是学习者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不一定能快速辨别出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这会无谓地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有时,学习者甚至根本无法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这无疑会造成学习者认知负荷过重。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只有当学习者意识到所学习的知识对自己有意义时,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如果教育软件中所传达的信息无法让学生意识到对自己有意义,意义学习将难以发生。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