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国情及具体情况相符。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以及市场化的进程中,其对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选择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非农就业机会高、城镇化发展快、经济发展好的区域,农民大多选择从事比农业收入更高的产业,农业种植面积相对会下降,从而粮食生产区域集聚特征不明显,这个特征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区较为明显。而人均耕地面积大、经济效益比高、技术较好的区域,能激发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区域集聚特征相对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本文以微观县域单位对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空间自相关依赖性,粮食生产区域特征明显,人均耕地面积、经济效益比、技术与县域粮食播种面积呈现正的逐渐增强的相关关系,而非农就业机会、城镇化、人均GDP对其有负的影响。
粮食作为一国人民生存之本,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中国在今后粮食生产发展中更要注重粮食生产总量的稳定以及分区域合理布局,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以县域粮食生产发展为契机,带动区域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县域粮食生产布局的实证分析表明,县域层面的相关因素对粮食生产布局变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今后粮食生产发展中,国家要高度重视县域粮食生产发展,以县域粮食生产发展为契机,通过县域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区域粮食生产合理布局和稳定发展。
(2)充分考虑县域间粮食生产空间依赖性影响,实施以县为单位的区域性粮食政策。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县域粮食生产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明显。为此,国家在制定相关粮食政策时应突破传统以省份为单位的制定形式,充分考虑县域层面粮食作物生产的特点、生产规模、制约因(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素等,积极构建以县为单位的区域性政策,提高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效果。
(3)在积极发展高集聚区县域粮食生产的同时更要注重低集聚区粮食生产恢复性发展。在促进粮食生产不断向部分区域县集中的同时,在目前运力不足、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人均耕地资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各粮食生产集中区域的县要不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保证粮食产量。在保证粮食生产高集聚区县域粮食生产稳定增产基础上,虽然粮食生产重心不断北上,但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县域也不应忽视粮食生产发展,要深挖粮食生产发展潜力,不断提高粮食的加工转化能力,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和收入,确保粮食生产自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爱军.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95(2):20~23
2.李炳坤.我国粮食生产区域优势研究.管理世界,1996(5):151~160
3.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分析—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10):38~45
4.罗万纯.陈永福.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6):58~64
5.高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变化1978—2003年1管理世界,2005(9):70~78,87
6.柯善咨.东西部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和扩散与回流的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9(1):56~65
7.刘彦随,翟荣新.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动态及其优化策略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1~5,16
8.陆文聪,黄祖辉.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4(8):18~24
9.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7(2):37~57
10.陈百明.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经济地理,2005(2):145~148
1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