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这样划分,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该原理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7]。“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8]根据这一原理,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该国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所以,在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位于最外圈的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价值观。由外向里的依次层次为生产关系领域的价值观即经济价值观、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价值观即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即伦理价值观,最里面的则是高度抽象、浓缩、简化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但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家领导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建构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具有完整结构的价值系统。它有核心价值观,有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几个层次。
当今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在全球影响较大的社会党国际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公正、团结一致”。围绕这种核心价值观,社会党国际确立了一系列伦理、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的价值观。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的个性,还具有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价值观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29]。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指劳动的个体人和群体人,是个体人和群体人的统一。群体人包括利益群体、阶级群体、社会政治组织群体、人民群众以及全人类。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哲学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自由,哲学范畴的自由是指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由,“实现人的真正自由,意味着人不再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摆布,能够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完全为人的利益服务”[30]。社会范畴的自由是指不违反法律制度,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和群体人的自主的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1]
马克思所说的解放是指工人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32]“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33]也就是说,人类的解放是不断摆脱消极枷锁的过程,人类的解放以工人的解放和每一个人的解放为条件。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劳动的个人和人类逐步克服片面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在物质和精神等领域全面发展,回归“人”的本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指劳动的个体人和群体人不断摆脱消极的物质枷锁和精神枷锁,不断克服由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意指“事物之间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事物之间的搭配恰到好处。[34]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可以概括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而和谐发展”,即“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我和谐”为宗旨,“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与和谐相融合,可以引导个人自由与群体自由的和谐统一。承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个体人和群体人的自由。
人的解放与和谐相融合,可以指导个人和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摆脱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带来的“对金钱和物的依赖”,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使生产经营既有效率又讲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个人和群体从消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相融合,可以指引个人和群体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注意克服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克服人的异化,指导人们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了使核心价值观表述更加简约明确,可以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而和谐发展”进一步简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是几个不同层次的价值观: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
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包括民主、法治、人权等,其功能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外层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包括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等,其功能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影响最外层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