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债务与发行股票比较,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股票融资仍然要比举债有可控性。如果情况需要,可以释放一些真实利好信息,可以少发或不发红利,甚至可以派发新股。虽然可能会引起股东的不满,但毕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控制性。相对来讲债务就没有那么灵活,中国从古至今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可以跟债主谈判,可以延期,可以债务重组,毕竟钱还是要如期去还的。中国大多企业在这方面比较谨慎,不过深地举债,无疑是明智的。一方面是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很发达,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要注意的是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那么无可避免地要和全球的企业合作和竞争。相对于金融市场发达的西方,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个短期资金非常充分的竞争对手,或是一个债务缠身,但外表仍然非常光鲜的投资对象。这就需要企业主管和CFO们沉住气,去鉴别,去分析。中国企业仍然会秉持一贯以来的稳健风格,把眼光放长远,不追求短期很华丽很耀眼的“成绩”或是并购保持零债或少债结构的企业,将会长久地享受到这种结构的好处。
当然,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零债和少债都只是太理想化的状态,几乎很难做到。本文的建议是:
1.选择预期优质的新债务和明智的债务决策。债务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明确的时间表,明确的还款计划,以及万一目的没有达成或没有完全达成时的还款应急预案。
2.债务条款越简单明白越好,这样有利于财务控制。越复杂的条款,越“衍生”的新品,越会给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带来难度。
3.企业发生现金流困难的问题,尽量不单纯从现金流的角度去思考。因为这样很容易单纯地得出一个结论:提高债务,度过难关。其实现金流困难通常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上出现某些状况,如现有体制机制是否有效,资金有无浪费,现金流量进出是否配套平衡的时间段,是否有过多资金受困于一个长期项目,那个项目是否最后真的能赚到钱等等。将现金流看成一个发现问题的体温表和解决问题的契机,比单纯只是去解决现金流不足,要更为积极。
总之,现代西方关于债务的主流会计理论是在整个经济环境大好的时代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债务的积极性,即债务带来的收益超过其利率。然而并不能简单套用于实践,尤其面对世界经济减速甚至负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未散,经济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准确认识债务的双重性,合理恰当地运用债务,扬长避短,应该是企业的一个既现实而又长期性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